一、期刊論文
蔡佩靜、林梅鳳、陳宇平、盧怡任(2023)。夫妻壓力與情感表露之相關性研究:對偶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6(1),1-28。【通訊作者】
陳宛婷、陳宇平(2023)。女同志分手後關係連結、社會支持與分手調適之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45(1),39-69。【通訊作者】
任湘琦、陳宇平(2023)。永別時刻的未知數—單親家庭子女對非養育父母方死亡之情緒經驗探究。輔導季刊,59(3),53-66。【通訊作者】
陳宇平、郭麗安(2022)。被忽略的男性身心健康議題:飲食異常青少年男性吃食相關經驗探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6(4),79-106。doi:10.6618/HSSRP.202212_16(4).4。
盧怡任、陳淑娟、陳宇平、林梅鳳(2022)。台灣夫妻情感互動觀察系統的跨文化轉譯研究。中華心理學刊,64(4),493-514。doi:10.6129/CJP.202212_64(4).0004【TSSCI第一級期刊】
陳宇平(2021)。心理師、輔導教師與同儕領導介入在女高中生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應用。教育心理學報,52(3),519-544。doi:10.6251/BEP.202103_52(3).0002【TSSCI】
陳宇平(2021)。「兒童版飲食態度量表-26 題」應用於本土國小高年級兒童之切點探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40(4),441-452。doi:10.6288/TJPH.202108_40(4).110036【TSSCI】
陳宇平(2021)。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對飲食異常之衝擊與預防。輔導季刊,57(4),71-82。doi:10.29742/GQ
林欣蓓、陳宇平(2019)。高雄市國中生分離個體化、共依附與人際行為之研究。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3,45-68。doi:10.6308/JCPRC.201912_(33).0003
Tseng, YF, Cheng, HR, Chen, YP, Yang, SF, &
Cheng, PT(2017). Grief reactions of couples to perinatal loss: A one year
prospective follow-up.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6(23-24), 5133–5142. doi:10.1111/jocn.14059【SSCI】
郭麗安、陳宇平、王大維、劉安真、張歆祐(2017)。青少年性教育與情感教育內涵之探究:教師、學生與家長觀點之比較。學生事務與輔導,56(2),28-49。
張雅惠、陳宇平、劉安真(2017)。女雙性戀對伴侶出櫃與否之經驗探究。性學研究,7(2),1-34。
曾英芬、陳宇平、鄭碧姿、袁綺蘋、郭佩晴(2016)。台灣婦女經歷死產後再次懷孕與生產的經驗。護理雜誌,63(3),52-61。
陳巧翊、徐于涵、陳宇平(2015)。女大學生自慰與身體意象、性態度之相關研究。台灣性學學刊,21(1),53-74。
石瀝新、陳宇平(2015)。男同志無套性交經驗之探究。性學研究,6(1),1-33。【通訊作者】
趙海倫、陳宇平、林為森、許訓豪、王芝婷、林建宏(2012)。職業駕駛之健康預防行為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為基礎。嘉南學報,38,671-681。【通訊作者】
趙海倫、郝立智、陳宇平(2011)。糖尿病患之身體意象、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相關因素之探討。醫護科技期刊,13(2),1-14。【通訊作者】
Chao, JK,
Hwang, IS, Ma, MC, Kuo, WH, Liu, JH, Chen, YP, & Lin, YC (2011). A
Survey of Obesity and Erectile Dysfunction of Men Conscripted into the Military
in Taiwan.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8(4), 1156-1163. 【SCIE】
Chuang, YH, Cheng, HR, Yang,
YS, Fang, MC, & Chen, YP (2010). The effects of a Web-based supplementary program for
facilitating nursing students’ basic nursing skills. CIN: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 28(5), 305-310.【SSCI】
陳宇平、陳信昭、蔡政潔(2008)。「飲食態度量表-26題版」(EAT-26)本土最佳切點之探討—以南部兩所高中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4),379-405。【TSSCI】 (NSC96-2413-H-273-002-)
鄧守娟、陳宇平(2008)。已婚研究生壓力與因應經驗之探究—以輔諮系為例。華醫社會人文學報,17,149-165。
陳宇平、蔡政潔(2007)。從「EAT-26」探討飲食異常傾向與性別之關聯—以南部兩所高中為例。華醫社會人文學報,16,15-31。(NSC96-2413-H-273-002-)
二、研討會發表
Chen, Yu-Ping (2024, July). The Effects of an Online Eating Disorder Prevention Program on High-Risk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3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Psychology for Future: Together in Hope, Czech.(MOST 111-2410-H-024 -015 -MY2)
Chen, Yu-Ping (2024, July). Online Prevention Program for Taiwanes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t High Risk of Eating Disorder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3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Psychology for Future: Together in Hope, Czech.(MOST 111-2410-H-024 -015 -MY2)
陳姿穎、陳宇平(2023)。處遇治療師在帶領家暴加害人團體之介入覺察經驗探究。發表於「2023年家庭暴力與司法社會工作實務研討會」。台南市:嘉南藥理大學。【口頭發表】
劉俐、柯仲修、陳宇平(2023)。女性身體意象、知覺伴侶身體接納及親密互動之身體關注研究。發表於「TSAP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3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Chen, Yu-Ping (2023, July). A study on intervention effectof eating disorder prevention program for junior high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The 18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righton,England.(MOST 111-2410-H-024 -015 -MY2)
Chen, Yu-Ping (2023, July). A study on the change experienceof Taiwanese students in grades 7-9 after participatingin an eating disorder intervention program. Poster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8th European Congress ofPsychology, Brighton, England.(MOST 111-2410-H-024 -015 -MY2)
任湘琦、陳宇平(2022)。永別時刻的未知數:單親家庭子女對非養育父母方死亡之情緒經驗探究。發表於2022「後疫情時代多樣態的諮商與輔導—多元文化與多元媒材」。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口頭發表】
王宥心、陳宇平(2022)。科技時代的愛情—在一對一親密關係中持續使用交友軟體之經驗探究。發表於2022「後疫情時代多樣態的諮商與輔導—多元文化與多元媒材」。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謝洵、黃梓謙、陳宇平(2022)。你真的了解我的需要嗎?-從同志基督徒觀點看教會之牧養經驗。發表於2022「社區諮商的多元樣貌暨暨大輔諮 21 週年學術研討會」。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口頭發表/優秀口頭論文獎】
吳偉碩、陳宇平(2020)。男同志爸爸生育子女之協商經驗探究。發表於2020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林郁珊、陳宇平(2020)。由復原力觀點探究女性後天失明者參與路跑之經驗。發表於2020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黃碧汝、陳宇平(2019)。從家庭韌力觀點看子女與單親父親之親子關係轉變歷程。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詩涵、姜佳妤、陳宇平(2017)。孩子,要勇敢!─女同志家庭協助子女因應污名之歷程。發表於2017跨越邊界-在地˙多元˙性別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陳宛婷、陳宇平(2017)。「分手後關係真的結束嗎?」-女同志與前任伴侶關係轉換之文獻回顧。發表於2017跨越邊界-在地˙多元˙性別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方旖旎、陳宇平(2017)。空白年實踐者與家庭協商之歷程。發表於2017跨越邊界-在地˙多元˙性別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吳楡桑、陳宇平(2017)。異性戀參與同志平權運動之文獻回顧。發表於2017跨越邊界-在地˙多元˙性別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Chen, Yu-Ping (2017, July). A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among Children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ental Supportive Group.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5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2017: Psychology addressing Society’s
greatest Challenges, Amsterdam, Netherlands.(MOST 104-2410-H-024 -016 -MY2)
Chen, Yu-Ping (2017, July).
Developing an Eating Disorder Prevention Program for Children in Taiwan.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5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2017: Psychology
addressing Society’s greatest Challenges, Amsterdam, Netherlands.(MOST
104-2410-H-024 -016 -MY2)
Chen, Yu-Ping (2016, July). The
optimal cut-off point of the Eating Attitudes Test (EAT-26) among adolescents
in Taiwan: a junior-high-school-based stud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lation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
(MOST 104-2410-H-024 -016 -MY2)
Chen, Yu-Ping (2016, July).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Gender Experiences of Male Adolesc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lation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 (MOST 104-2410-H-024 -016
-MY2)
Chen, Yu-Ping (2015, July).
Sexual desire and sexual activity in college femal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xual orientation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4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Milan, Italy. (MOST 102-2410-H-024-017-MY2)
Chen, Yu-Ping (2015, Jul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ting attitudes among senior elementary school boys and
girls in Taiwan.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4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Milan, Italy. (MOST 102-2410-H-024-017-MY2)
蔡蓮君、陳宇平(2015)。新進兒少保護社工進行緊急安置決策歷程之敘說研究。發表於多元家庭的挑戰學術研討會。
Chen, Yu-Ping (2014, Aug.). The
optimal cut-off point of the Children's Eating Attitudes Test (ChEAT-26) among
a prepubertal population in Taiwan: a primary-school-based stud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28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Health Psychology
Society: “Beyond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increasing wellbeing“, Innsbruck,
Austria. (NSC 102-2410-H-024 -017 -MY2)
Chen, Yu-Ping (2012, July).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st-led and school counselor-led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eating disorders in Taiwan .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20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Allied Professions, Paris, France.(NSC 99-2410-H-273-003 -MY2)
Chen, Yu-Ping (2011, July). The
Difficulties and Experience of Recruiting Participants to a Preventive
School-Based Eating Disorders Intervention Program.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2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stanbul, Turkey.(NSC
99-2410-H-273-003 -MY2)
陳淑芬、陳宇平、沈淑華(2011)。精神科護理人員參加諮商會談訓練經驗之初探。發表於2011年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第七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Chen, Yu-Ping (2010, Dec.).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One-Time and Multiple-Time Eating Disorders Prevention
Program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ildren And
Youth In Changing Societies, Thessaloniki, Greece.(NSC 98-2410-H-273-002)
陳宇平(2010)。飲食異常預防方案在不同性別之療效探討。口頭發表於第二屆2010年華人輔導與諮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NSC
98-2410-H-273-002)
林佳慧、蔡淑鳳、楊千瑩、陳宇平(2010)。降低慢性病房病患壓瘡發生率之改善專案。發表於「提升研究發表能力」研討暨論文研討會。
Chen, Yu-Ping (2009, July). An
Eating Disorders Prevention Program in Taiwan: Experience and Effect.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1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Oslo,
Norway.(NSC 97-2410-H-273-004)
Chao, Shu-Chu, Chen, Yu-Ping
& Liu, An-Chen (2009, Ju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f Iintimate
Relation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11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Oslo,
Norway.(NSC 96-2413-H-018-002-MY2)
陳宇平(2009)。大專校園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發展。發表於2009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十一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活化、深耕、永續。
王純琪、陳宇平、陳聰興(2009)。高雄縣學生心理諮商中心服務成效評估研究。發表於2009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十一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活化、深耕、永續。
Chen, Yu-Ping, & Chen,
Shin-Jaw (2008, August). The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Allied Professions-The Asian Child: Resiliency in the
face of Evolving Challenges, Singapore.(NSC 96-2413-H-273-002)
陳宇平(2008)。協助躁鬱症青少年重返校園—一例個案報告。發表於2008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十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創造力‧合作與共識。
陳宇平、陳信昭(2008)。大專校園飲食疾患高危險群篩選方法之探討。發表於2008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十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創造力‧合作與共識。.
陳宇平、郭麗安(2006)。青少男之飲食異常與男性經驗探究。發表於2006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趙淑珠、陳宇平、劉安真(2005)。大學生親密關係互動研究—行為觀察取向。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2005 婚姻與家族治療研討會。
陳宇平、陳信昭(2004)。回歸性別的深思—以「EAT-26」探討青少年飲食疾患中的性別議題。發表於2006 年青少年問題處遇國際學術研討會。(NSC 93-2413-H-273-002
三、指導學生獲論文獎
吳偉碩(2022)。男同志家庭污名化經驗與因應策略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獲112年度教育部獎助性別平等教育碩博論文及期刊論文獎】
陳姿穎(2023)。治療師面對法院裁定家暴加害人處遇團體抗拒經驗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獲台灣教育大學第九屆優良博碩士學位論文獎/優良獎】
謝洵、黃梓謙、陳宇平(2022)。你真的了解我的需要嗎?-從同志基督徒觀點看教會之牧養經驗。發表於2022「社區諮商的多元樣貌暨暨大輔諮 21 週年學術研討會」。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口頭發表/優秀口頭論文獎】
陳宛婷(2020)。女同志關係界線、社會支持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獲台灣教育大學第六屆優良博碩士學位論文獎/優良獎】
劉娗坊(2020)。基督徒女性情慾與信仰生活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獲台灣教育大學第六屆優良博碩士學位論文獎/優良獎】
洪奕琳、陳宇平(2016)。現代夫妻為什麼不生?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夫妻決定不生育之心路歷程。104年度指導大專生短期專題研究計畫(MOST104-2815-C-024-030-H),未出版。【獲104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
四、技術報告及其他
翟宗悌、陳宇平、鄭中平(2023)。2023教育部補助「計畫名稱: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學開發及推動策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宇平(2023)。建構本土飲食異常高風險女性之線上介入方案(I)。111-113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MOST 102-2410-H-024-017-MY2),未出版。
陳昭吟、陳宇平、黃文伯(2020)。109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計畫名稱:數位世代的情感--文學、行為與家庭之跨領域情感教育課程計畫」成果報告。
陳宇平、翟宗悌、陳昭吟(2019)。108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計畫名稱:社會框視下的情感-家庭、性別與文學之跨領域情感教育課程計畫」成果報告。
陳昭吟、翟宗悌、陳宇平(2018)。107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計畫名稱:情感中的自我追尋—性別、家庭與文學之跨領域情感教育課程計畫」成果報告。
翟宗悌、陳宇平、陳昭吟(2017)。106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情感中的一致與不一致—性別、家庭與文學之跨領域情感教育課程計畫」成果報告。
陳宇平、翟宗悌、陳昭吟(2017)。105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情感中的抉擇—性別、家庭與文學之跨領域情感教育課程計畫」成果報告。
姜佳妤、陳宇平(2017)。孩子,要勇敢!─女同志家庭協助子女因應污名之歷程。105年度指導大專生短期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5-2815-C-024-004-H),未出版。
洪奕琳、陳宇平(2016)。現代夫妻為什麼不生?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夫妻決定不生育之心路歷程。104年度指導大專生短期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4-2815-C-024-030-H),未出版。【獲104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
郭麗安、陳宇平、張歆祐(2016)。「青少年性教育及情感教育倡議案實務訪查計畫」成果報告。
陳宇平(2016)。青少年飲食異常篩選問卷效度及預防方案介入效果之研究。104-106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MOST 104-2410-H-024 -016 -MY2),未出版。
陳昭吟、陳宇平、翟宗悌(2016)。104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文學、性別與家庭—跨領域情感教育課程」成果報告。
王姿雅、陳宇平(2015)。大學生堅毅性格、家庭系統分化與生涯適應力研究—以臺灣南部大三、大四學生為例。103年度指導大專生短期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3-2815-C-024-011 -H),未出版。
陳宇平(2015)。國小校園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發展(II)。102-104年度國科會結案報告(MOST 102-2410-H-024-017-MY2),未出版。
翟宗悌、陳宇平、陳昭吟(2015)。103年度教育部補助國立台南大學「家庭、性別與愛情—跨領域之多元情感教育課程」成果報告。
陳宇平(2014)。國小校園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發展(I)。102-104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MOST 102-2410-H-024-017-MY2),未出版。
陳巧翊、陳宇平(2014)。女性自慰與身體意象、性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女大學生為例。102年度指導大專生短期專題研究計畫(NSC 102-2815-C-024-005-H),未出版。
陳宇平(2012)。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推展與成效研究(II)。99-101年度國科會結案報告(NSC 99- 2410-H-273 -003
-MY2),未出版。
陳宇平(2011)。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推展與成效研究(I)。99-101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NSC 99-2410 -H-273 -003
-MY2),未出版。
陳宇平(2010)。單次與多次飲食異常預防方案成效之比較性研究。98年度國科會結案報告(NSC 98-2410-H-273-002),未出版。
陳宇平(2009)。大專校園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發展與追蹤研究(II)。97年度國科會結案報告 (NSC 97-2410-H-273-004),未出版。
陳宇平(2008)。大專校園飲食異常預防方案之發展與追蹤研究(I)。96年度國科會結案報告 (NSC 96-2413-H-273-002),未出版。
陳宇平(2005)。以EAT-26篩選青少年飲食疾患之效度與疾病歷程研究。93年度國科會結案報告(NSC 93-2413-H-273-002),未出版。
陳宇平(2011)。由家族諮商觀點談網路成癮學生之輔導。收錄於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出版之「青少年網路成癮」論文集。
陳宇平(2006)。青少男之飲食異常與男性經驗探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獲教育部96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博士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