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大學

image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differentiation, filial piety belief and happiness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 in a three generational family.


指導教授:葉千綺 博士研究生:陸玟婷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differentiation, filial piety belief and happiness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 in a three generational family.


by


Wen-Ting, Lu (陸玟婷)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aster of educational degree

in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in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Tainan, Taiwan


Advisor: Professor Chien-chi, Yeh(葉千綺) January 2023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一月

謝誌

終於來到完成論文的時刻!這三年半的時間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還記得我提完計劃之後休息了快一年才又開始著手撰寫論文,但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一路走到這裡。在這裡我想要由衷的感謝一路以來一直支持、鼓勵我以及給我協助的人們,因為有你們的照顧與支持,我也才更有動力與機會更靠近夢想一步。

首先,我想先感謝我的父母親,謝謝你們在我就讀研究所的這幾年當中給予鼓勵和傾聽,當我沒有動力寫論文的時候你們也不會急著催促,而是允許我按照我的速度去完成,也相當感謝母親一直以來提供我經濟上的支持與協助,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專心在課業的學習上,也提供我許多思考論文的方向。也謝謝我的弟弟,在我寫論文的期間不斷跟我說加油,甚至陪我熬夜完成論文,有你們在身邊的支持真的是太幸運了!

我也想謝謝我的指導教授葉千綺老師,謝謝老師您這一路一來不厭其煩的協助我撰寫、修改論文內容,提點我如何撰寫內容會更豐富,如何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我的研究主題與研究對象,讓我學習到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與觀點。也非常感謝我的口試委員陳宇平老師以及陳思帆老師,謝謝你們在研究計畫與口試時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幫助我更了解論文不足之處,也更知道可以修正的方向。

最後我想謝謝我身邊一直陪伴我的朋友們:謝謝育豪,每當我感到無力或無助時,你總能給予我許多能量,幫助我重新出發,在我需要的時候給我許多非常務實的幫助。謝謝濰瑄、妍汝、芸瑄,在一邊實習又一邊寫論文的過程中真的是倍感煎熬,謝謝在碩班的生活中有你們可以一起互相支持、開玩笑,讓我的碩士生活更加豐富。謝謝承叡,一起實習時讓你一直聽我碎念我找不到研究對象,也問了你許多關於論文的相關事情,你也總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法。也非常感謝願意協助我填答問卷的受測者們,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也無法將論文完成。真的非常感謝身邊有許多人的支持和照顧,走到這裡想給自己一句鼓勵的話:勇敢跨出第一步,撐過就好了!許多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學 生 : 陸 玟 婷 指 導 教 授 : 葉 千 綺 博 士


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相關。本研究以分層立意抽樣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總計得到 430 份有效樣本,研究工具部分包含「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DSI)」、「雙元孝道信念量表」與「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後續將所蒐集之研究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

研究結果如下:(1)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程度中間偏低、孝道信念為中上,幸福感為中等程度;(2)男性的我立場、權威性及整體孝道信念高於女性;(3)年齡 41

55 歲之整體自我分化、整體孝道及權威性孝道信念高於 25 歲至 40 歲者;(4)不同教育程度在整體自我分化、情緒化反應、我立場、整體孝道及幸福感有顯著差異;(5)不同工作狀況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整體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上有顯著差異,有全職工作、兼職工作、無就業皆高於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6)不同個人月收入在整體自我分化、相互性孝道及幸福感有顯著差異;(7)育有不同子女數在情緒截斷及相互性孝道有顯著差異;(8)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整體自我分化與權威性孝道、整體孝道信念達顯著負相關,我立場及整體自我分化向度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孝道信念全量表與幸福感呈現顯著正相關;(9)我立場、整體孝道信念有效正向預測幸福感,情緒化反應及情緒截斷則有效負向預測幸福感。


關鍵字: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幸福感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differentiation, filial piety belief and happiness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 in a three generational family.

Student: Wen-ting, Lu Advisor: Dr. Chien-chi, Yeh


Master’s Program of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differentiation, filial piety beliefs, and well-being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 in a three generational family. In this study,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stratified intentional sampling. There were total of 430 valid samples obtained.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wer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C-DSI), Filial Piety Scale and the short form of 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r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self-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the middle-aged generation in a three generational family is low, the belief in filial piety is upper-middle, and the sense of happiness is moderate.

  2. In “I position”,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and “overall filial piety”, men’s are higher than women's. (3) In “overall self-differentiation”, “overall filial piety” and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41 to 55 years old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25 to 40 years old. (4)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erall self-differentiation”, “emotional reactiveity”, “I position”, “overall filial piety”, and “happiness”.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erall filial piety”,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among middle-aged generations with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full-time job”, “part-time job”, and “no employment” are all higher than quitting a job/staying without pay due to taking care of family members. (6)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erall self-differentiation”,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and “happiness” of different personal monthly incomes. (7) Having different numbers of childre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cutoff” and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8) Middle-aged gene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overall self-differentiation” ,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 and “overall filial piety”. The “I position” and “overall self-differenti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happiness. (9) The “I position”, “overall filial piety” are positively predicted happiness, while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emotional cutoff” negatively predicted hapiness.


Key Words:


Middle-aged generation in a three generational family, Self-Differentiation, Filial piety, Happiness

目次

謝 誌 i

中 文 摘 要 ii

英 文 摘 要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viii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5

第 三 節 研 究 問 題 5

第 四 節 名 詞 釋 義 6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9

第 一 節 三 代 同 堂 中 年 世 代 之 幸 福 感 9

第 二 節 三 代 同 堂 中 年 世 代 之 孝 道 信 念 18

第 三 節 三 代 同 堂 之 中 年 世 代 之 自 我 分 化 23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29

第 一 節 研 究 架 構 29

第 二 節 研 究 假 設 30

第 三 節 研 究 對 象 31

第 四 節 研 究 工 具 39

第 五 節 研 究 程 序 43

第 六 節 資 料 處 理 與 分 析 44

第 四 章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 47

第一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現況 47

第二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分析 50

第三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情形 61

第四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預測分析 67

第 五 章 研 究 結 論 與 建 議 69

第 一 節 研 究 結 論 69

第 二 節 研 究 建 議 72

第 三 節 研 究 限 制 75

參 考 文 獻 76

一 、 中 文 部 分 92

二 、 英 文 部 分 93

附 錄 一 自 我 分 化 量 表 使 用 同 意 書 89

附 錄 二 雙 元 孝 道 信 念 量 表 使 用 同 意 書 90

附 錄 三 中 國 人 幸 福 感 量 表 使 用 同 意 書 91

附錄四 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問卷調查 92

表次

3-3- 1 研 究 樣 本 分 布 情 形 32

3-3- 2 三 代 同 堂 中 年 世 代 基 本 資 料 描 述 性 統 計 表 35

3-3- 3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子女相關變項描述性統計表 36

3-3- 4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家庭相關變項描述性統計表 38

4-1- 1 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49

4-2- 1 性別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 t 考驗摘要表 52

4-2- 2 年齡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54

4-2- 3 教育程度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56

4-2- 4 工作狀況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58

4-2- 5 個人月收入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59

4-2- 6 三代同堂子女數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61

4-3- 1 自 我 分 化 與 孝 道 信 念 之 相 關 係 數 摘 要 表 63

4-3- 2 自 我 分 化 與 幸 福 感 之 相 關 係 數 摘 要 表 65

4-3- 3 孝 道 信 念 與 幸 福 感 之 相 關 係 數 摘 要 表 66

4-4- 1 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多元迴歸分析表 68

圖次

2-1- 1 整 合 性 的 幸 福 感 概 念 架 構 13

3-1- 1 本 研 究 架 構 2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三代同堂之中年男女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以下依序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image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7%以上即為高齡化社會,14%為高齡社會。台灣在 2018 3 月底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總計 331 萬人,占總人口 14.1%,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內政部統計處,2018)。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 2020 年台灣扶養比趨勢,指出「扶幼比 17.6%,扶老比 22.5%,總扶養比 40.1%,且預估總扶養比將持續增加」(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老年人口的比例越高,在社會系統及照顧服務的需求也會較高,對於老年人的主要照顧者負擔也會增加 (ŽEleznÁ, 2016)。中年世代在家庭當中不僅擔任照顧長者的角色,同時育有下一代,年齡大多是介於 40

65 歲的中年人,也被稱為「三明治世代」 (Chisholm, 1999; DeRigne, 2012; Miller, 1981)。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當中,孝順、照顧家人是身為子女的義務,但社會價值觀對於

「應該」孝順的期待可能會成為中年人心理壓力的來源,若沒有好好照顧家人,就會被認為不孝,甚至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此外,身為主要照顧者的中年世代最常出現憂慮、憂鬱的心理議題時,是當父母親罹患重病、需求與依賴增加時,照顧者的自我身心健康評估也越容易下滑 (Levine & Lawlor, 1991)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2019)的調查,台灣一千萬就業人口中,粗估約二百萬人受照顧責任影響,而每年因照顧家人影響工作時數、請假約有十萬人,因為需要全職照顧家人而選擇離職也是接近十萬人口。Riley Bowen2016)提出,中年人身處於照顧者的角色時常面臨到許多困境與壓力,必須同時面對多個世代的家庭成員事件或危機,像是父母親突然中風、失智、車禍等意外事件,或是罹患嚴重疾病,這些狀況也對中年族群的身心狀況產生許多影響。照顧生病的長者也時常面臨到如何照顧及因應

特殊問題的情況,造成身為主要照顧者的中年世代心理壓力及照顧時的心理挫折感范雅琪等,2014

除了必須背負起奉養父母的責任,也要養育下一代,除了要滿足父母與孩子的需要,同時也背負著自己在工作上的自我實現與壓力 (Keene & Prokos, 2007)。經濟與安養的負擔導致此一族群較易患有情緒憂鬱、壓力過大等身心症狀,估計有大於 50%的中年男女出現擔心、憂鬱、焦慮的情形 (Byrd, 2002; Hansen & Slagsvold, 2015; Tebes, 1991)。根據遠見雜誌在 2015 年的國人壓力大調查當中,發現 30 歲至 50 歲中年人的壓力分數高

於平均值,而在處在高度壓力下的比例皆超過 5 成,由此調查顯示出 30 歲至 50 歲的中年人口壓力高於其他年齡層。

董事基金會在 2017 年報導家庭主要照顧者為了照顧長輩,忽略自己的身心狀態,易出現緊張、情緒性的語言、對長輩或周圍的人感到不耐煩、失眠、無法控制情緒等症狀,有些照顧者甚至會出現自責、憂鬱甚至是自殺等情況(董事基金會,2017)。朱育萱

2011指出壓力事件與主觀幸福感呈負相關,壓力愈大,主觀幸福感愈低,研究者推測欲改善中年世代憂鬱、焦慮的情況,可從增進幸福感開始著手,幸福感是屬於個人主觀世界的經驗,可以經由認知、情緒面向去評估生活滿意度陸洛,1998Andrew & Withey, 1976; Lu, 2001; Ryff, 1989

施建彬(1995)發現接受社會支持、給予社會支持較多者,其幸福感較高;社會期待特質高者,其幸福感也較高。針對部分中年世代與父母/公婆同住的決策,除了照顧長輩的孝道考量之外,有時也會是因為長輩能夠提供資源,例如:協助照顧中年世代的子女、提供經濟上的支援、節省家庭開銷等,三代同堂的中年世代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但同時也會面臨與長輩相處上的摩擦或是子女照顧意見相左等議題,造成壓力(魯慧中、鄭保志,2012)。Barnett Hyde2001指出個人勝任多種不同的角色可以提升幸福感,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若同時擁有工作的角色,不但可以從工作上獲得社會支持、財務資源,也能促進自我價值感及幸福感。根據家人照顧壓力與幸福感的研究,發現中年世代在「經濟負擔」的層面壓力最大,其次是「角色衝突」、「身心負荷變大」等照顧層面的壓力,「與社會疏離」、「角色模糊與挫折」的層面最低,中年世代在多種壓力之

下,最常以「人際和諧」的方式應對困境林旗德,2010。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幸福感上的差異,以提供專業上的協助與建議。

前述提到中年世代的壓力,有來自角色衝突、角色模糊等因素。鄒欣縈、郭慈安(2017)指出由於華人的孝道觀念源自於「隨伺在側」的儒家思想,因此多數子女選擇親自照顧 父母或長輩,研究發現子女的孝道價值觀與照顧父母的壓力有高度相關。中華民國家庭 照顧者關懷總會在 2014 年統計的數據指出,照顧十年以上佔比約 2 成,照顧五至十年 佔比約二成五,照顧三至五年佔比約一成,照顧三年以下者占比約三成。其身心都累積 了許多的情緒及壓力,包含為了孝順雙親,錯過適婚年齡;事業與家庭蠟燭兩頭燒;經 濟開銷龐大,無法開源節流;自我的身心健康亮紅燈;幾乎沒有喘息時間等等(中華民 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4)。

孝道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發現,子女的幸福感會受到父母親及自己的孝道觀念影響,而父母親的幸福感只會受到子女的孝道觀念影響。親代的「孝道觀念」係指父母親對子 女的「孝道期望」,若子女是自願且主動的關心、孝順父母,會提升子女幸福感;反之, 子女若是被要求要孝順,則幸福感降低陸洛等,2006Fowler Christakis (2008)提 出社會感染理論 (social contagion theory),認為在社會互動當中,個人可以透過與他人 的互動及情緒的共鳴取得幸福感。由此可以推知,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對父母的孝道信念,對其主觀的幸福感會有影響。

許多學者對孝道信念的研究,主要著重在孝道的變遷、孝道行為的因素,國內關於孝道的相關研究,主要探討學生親職化、親子衝突、老年適應、親子關係滿意度、家庭暴力以及兩世代對於孝道的認知差異吳冠欣,2019;張沛綺,2013;陸洛等,2006;黃瀠,2014;葉光輝,2009aWu & Yeh, 2020、孝道信念的回顧與前瞻伊慶春,2009;葉光輝,2009b;劉碧素,2006、孝道困境及孝道焦慮卓馨怡、利翠珊,2008Zhang et al., 2020以及父母教養方式與人格建構 (Bedford & Yeh, 2019; Chen, 2014)。從上述發現孝道信念對於個體心理健康、家庭和諧是有所關聯,但是較少探究對於生活滿意的幸福感之影響為何,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深入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與孝道信念之間的關聯,以期找出增進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幸福感的可能輔導方向。

Bowen 提出的「自我分化」 (self- differentiation),是以家庭系統的觀念為出發點,檢視個體面臨家庭「關係連結」與「獨立自主」兩股力量相互平衡的過程。自我分化程度係指個人在區分理性與情緒的功能程度,自我分化較佳者,在家庭當中能夠享受親密但同時不失去自主性,反之,與家庭的關係則會過於親密或疏離 (Bowen, 1978)。自我分化程度也被視為個人建立幸福、健康關係的標的之一 (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Deci Ryan2002提出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認為個體會主

動追求勝任感、自主感及關係感等三個心理需求,其中自主性需求反映個人可以自主選擇想參與的活動,而非被迫投入,使個體有較佳的掌控感。歐陽儀、吳麗娟2012研究指出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分化程度對身心健康有相當高的影響。當青少年子女遇到與父母意見不一致時,自我分化程度較高、與父母、同儕關係較佳者,在社會適應上有較積極正向的傾向吳麗娟,1998

過去與自我分化的相關文獻顯示自我分化程度對個人及家庭有很大的影響,成人的自我分化愈高,和人的親密程度也愈高,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 (Maser, 2011)。有研究比較韓國與歐裔美國人的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發現個體主義(美國人)比起集體主義(韓國人)更提倡自我分化,韓國人較容易涉入與他人情緒的混淆,而自我分化則是提升兩國國人心理健康的核心因子,顯示出在集體主義的社會下提升自我分化有一定程度的必要性 (Chung & Gale, 2006)

亦有研究指出自我分化程度可以調節個體的壓力適應,且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 (Murdock & Gore, 2004)。石芳萌等(2010)針對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研究,發現親職化的表現愈低,自我分化程度愈高,其身心健康狀況愈好,若個體與父母的與親密且擔負的情緒責任愈多,則可能發生焦慮、失眠等身心狀況。

綜合上述,研究者發現個體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家庭系統有正向的相關性,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皆在家庭系統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我分化程度較高者能在家庭當中保有情感連結但不失自主性,同時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及幸福感;個體較認同孝道信念者在親子關係中有較高的幸福感。

身處於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家庭關係緊密而複雜,然而其幸福

感如何受到孝道信念與自我分化影響的研究並不多。自我分化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大學生、青少年次之,中年世代相對少見王鑾襄、賈紅鶯,2013;孝道信念的研究對象則包括 成年子女、父母親、青少年、大學生、夫妻等卓馨怡、利翠珊,2008;高旭繁、陸洛, 2006;黃士哲、葉光輝,2013。仍少有研究聚焦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 念與幸福感之間的連動關係,研究者期盼藉此研究了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關聯性,協助紓解此一族群的壓力,且提升整體生活的滿意度,達 到身心健康的平衡。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之現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三、了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

四、了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 五、了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之相關。

六、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預測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目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的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差異情形為何?三、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的關係如何?

四、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關係如何?

五、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的預測力如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

學者將需要負起照顧小孩及父母的責任且年齡介於 45 歲至 65 歲之中年世代為「三明治世代」 (Chisholm, 1999; DeRigne, 2012; Miller, 1981)。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三明治世代的定義過於模糊與狹隘,忽略性別以及空間(與父母同住與否)等議題林如萍、黃秋華,2017。劉瓊美(2006)、梁愛玲(1995)皆提到 25 55 歲的已婚中年子女,其家庭生命週期正處於養育未成年子女的階段,家庭中的衝突會比其他發展階段多,壓力感受較高(引自林旗德,2010)。本研究考量上述研究觀點,以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為研究對象,即指 25-55 歲與雙親或公婆及自己的子女同住之男性或女性。


貳、自我分化 (Differential of Self)

自我分化是指個體在家庭當中的情緒與思考能夠保有堅定自我的程度,即是個體性 (individuality)與集體性 (togetherness)之間的平衡Bowen, 1978。自我分化主要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堅定自我」與「虛偽自我」,兩者皆是個體自我的展現,不同的分化程度所展現出自我的比重也會有所不一樣Bowen, 1978。本研究所指自我分化係參考 Bowen之理論,其定義為個體在關係中保有「自我個體性」及「親密依賴」之間平衡的程度,加上考量華人文化對自我分化的影響,本研究選擇 Lam Chan2015)修訂之「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C-DSI)」作為測量工具,分量表包括情緒化反應、我立場、情緒截斷、與家庭融合、與他人融合,總分愈高表示個體自我分化程度愈佳。以下分別說明五個分量表所代表之意義:

1)情緒化反應(Emotional Reactiveity):指個體面對外在壓力或關係中出現摩擦時的情緒反應,題目描述包括評量個人認為自己情緒化的程度、與伴侶互動所引發的情緒反應等層面。(2)我立場(I Position):在面對外在壓力時個體能堅持自己想法或立場的程度,題目描述涉及個人在人際互動當中是否會採取迎合的因應策略、面對關係壓力

時是否能夠拒絕對方。(3)情緒截斷(Emotion Cutoff):面對與他人相處或親密關係時,個體傾向表現出冷漠、疏離的程度,題目主要評估個人對於與他人親近時是否會感到不適甚至逃避的情形。(4)與家庭融合(Fusion with Family):指面對壓力時,個體專注於家人的需求或期待,題目包含個人是否傾向以家人的意見為中心、看重家庭多於個人。

5)與他人融合(Fusion with Others):在壓力或外在刺激下,個體專注於他人的想法與期待,題目主要評估個人面對壓力時考量他人想法與意見的程度以及個人在面對個人決策時傾向以他人的想法為重。


參、孝道信念

過去心理學有關孝道的研究大多以西方代間關係與子女教養為主要觀點,比較傾向單一向度定義孝道概念, 因此學者提出華人雙元孝道模型, 分別以相互性孝道

reciprocal filial piety)及權威性孝道(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更完整詮釋孝道的心理意象 (Yeh & Bedford, 2003)

一、相互性孝道信念:指個人對於父母親的關愛與奉養,過世之後予以紀念、追思,這樣的關愛是源自於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並且在父母年老之後給予情感與精神層面的照顧與噓寒問暖,屬於「奉養祭祀」、「尊親懇親」的孝道信念。

二、權威性孝道信念:指子女應該要壓抑自己本身的需求與期待,迎合父母的期望,也必須要盡其所能榮耀父母親與家族,屬於「抑己順親」、「護親榮親」的孝道信念。

本研究使用 Yeh Bedford2003)所編製的「雙元孝道信念量表」作為測驗工具,包含「權威性孝道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信念量表」。 單數題題目(1, 3, 5, 7, 9, 11, 13,

15 題)所圈選的分數總分愈高,代表個體持有「相互性孝道信念」的程度愈高,反之愈

低;雙數題題目(2, 4, 6, 8, 10, 12, 14, 16 題)所圈選的分數總分愈高,則代表個體持有

「權威性孝道信念」的程度愈高,反之愈低。


肆、幸福感

Andrew Withey (1976)認為幸福感的定義:「是對生活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向

情緒整體評估而成的一種感受。」其中包含了情緒層面及認知層面總合的結果(引自陸洛,1998)。陸洛(1998透過質性訪談整理出中國人幸福感的九大來源:(1)個人自尊的滿足(2)和諧的家庭及人際關係(3)財富的追求(4)工作成就(5)自我實現(6)短暫的快樂(7)對生活的樂觀(8)對於健康的需求(9)活得比別人好。綜上述,本研究將「幸福感」定義為:「針對生活品質的評論,綜合個人認知、情緒及環境資源等整體生活滿意程度的主觀感受。」本研究採用 Lu Lin (1998)所編製之「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量表總分愈高代表個人的心理幸福及對生活滿意的感受愈高,反之則愈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本章節將依序探討此一族群之幸福感、孝道信念、自我分化之概念意涵及研究趨勢與現況。


第一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幸福感


壹、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背景

Miller (1981)最早將家庭中照顧長者,同時育有下一代的個體稱為「三明治世代」。 Byrd (2002)指出三明治世代是負起多重照顧責任的個體,包含未成年子女、父母、祖父母甚至年老之親友。國內也有學者更進一步將三明治世代定義為同時面對事業、奉養父母和扶養未成年子女之 25 歲到 55 歲的男性及女性(林旗德,2010)。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三明治世代的定義過於廣泛,有父母也有子女過於侷促偏重於職業婦女,缺乏一致的概念定義(林如萍、黃秋華,2017)。伊慶春、章英華(2008)針對子女與老年父母的研究指出「同住」與「經濟奉養」在現代社會仍為備受重視的孝道展現(引自林如萍、黃秋華,2017),可見三明治世代對於老年世代的孝道議題受到同住與否的影響。

針對「三明治世代」的描述缺少考慮家庭的複雜性與多樣性(子女是否與父母同住、不同的家庭組成結構),以及社會文化脈絡下性別在家庭中的影響。本研究綜合考量與父母同住的孝道展現以及社會脈絡下的性別觀點,故以「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一詞代表研究對象,意指與老年世代、第三代的年輕世代同住之 25 歲至 55 歲之男性及女性。本研究期望從三代同堂的家庭出發,探討不同分化程度、孝道信念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

貳、幸福感之意涵


西元 1980 年代後,因世界大戰結束,人民開始重視生活品質並追求正向的發展,

許多學者也在這期間投入正向心理學的相關研究,重新審視「健康」所代表的意涵,因此幸福感(well-being)也開始受到重視(余民寧,2014;劉蓉果、朱瑞玲,2020)。近年來幸福感之內涵與結果,會隨著研究者的想法、研究方法不一樣而有所不同。

Ryff 1989 年發現不同層面的幸福指數在年齡與性別上有差異,女性在人際關係層面較有優勢,高齡者在自我認同或是自主性則較高分。可見幸福感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不同年齡、性別的個體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有異。後續學者 Sumner (1996)提出幸福感可區分為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及客觀幸福感 (objective well-being)。客觀幸福感多以社會、經濟等客觀指標來評估,例如:良好的身體健康、人類的發展、嬰兒死亡率、性別平等、犯罪率等社會層面 (Diener et al., 2009)。主觀幸福感則為抽象的概念,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於幸福的獨特詮釋,受到個體的理念、價值、性格等部分影響,逐漸建構出個體所認同幸福感的主觀樣貌張芳全,2017

此外,幸福感的定義也隨不同的文化、宗教以及個人的信念而有不同,Lu 2001

年透過邀請 142 位台灣南部 19-25 歲之大學生自由描述何為幸福感,研究結果顯示幸福感可歸類為以下類別:(1)是一種滿足及滿意的心理狀態;(2)作為正向的情緒及感受;(3)和諧及內外在的平衡;(4)成就與希望;(5)擺脫疾病。幸福感雖然存在於世界的每個角落,但仍保有許多模糊空間以及獨特性。

許多學者認同 Diener (1984)對幸福感的定義,其研究指出主觀幸福感是去除外在的客觀條件,並且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標準進行整體上的評價。客觀條件例如:財富、名聲、地位等,去除的主要目的為避免過多的客觀因素導致幸福感的內涵過於偏重經濟層面。其中學者也指出可以從個體的認知與情緒兩個層面評估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包括:正向情緒(positive affects)、負向情緒(negative affects)及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

有學者提出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必定會受到外在的客觀因素與個人內在因素影響。 Schimmack 等(2008)認為,幸福感是個體對於生活的評估與實現的感受,包括個人的 快樂、愉悅、難過、憤怒等正向及負向情緒。Diener 等(2008)主張幸福感是個體在普 遍的各種生活層面上感到滿意的主觀感受,會受到外在客觀事實以及個體內在因素影響,

例如:外在經濟因素以及內在的人格特質因素。由此可見,幸福感是良好生活的反應,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以及內在因素(興趣、性格、需求),個體對幸福感的主觀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近年來研究結果顯示主觀幸福感受到人格特質影響因此相對穩定,但會隨不同年齡與生命歷程的觀點而有變化。劉蓉果與朱瑞玲(2020)採取多階層成長模式分析台灣民眾在 2007 年至 2018 年間主觀幸福感變動的相關因素,研究結果發現性別、教育程度、婚姻、工作及健康狀態皆顯著影響主觀幸福感,而人格特質與主觀幸福感的變動無顯著關聯,年輕世代與年長世代的幸福感皆高於中年世代,呈現 U 型曲線,顯示出生命歷程對個人的影響。

根據上述,早期學者對於主觀幸福感應除去外在客觀因素之影響,到近期的研究發現除了外在的因素(如:工作收入、性別、年齡)會影響主觀幸福感,個人的生命歷程亦納入考量的因素之一。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眾多,包括:性別、年齡、人格、婚姻、經濟、工作、健康以及教育程度,其中以性別、年齡、婚姻、教育與收入多半對幸福感有顯著影響陸洛,1998。在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中,陸洛(1998)的研究顯示社會支持扮演重要的中介變項,年齡、性別、外向人格會透過社會支持進而間接影響幸福感,神經質與內控的人格特質則對幸福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除了人格特質、性別、年齡等變項外,社會支持系統也會影響個人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困難,進而影響其主觀幸福感。

林淑惠、黃韞臻(2008)指出幸福感受到複雜的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水準、社會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皆為許多研究關注的主題,本研究整理國內外學者所提出之幸福感理論,於下述進行討論並找出符合本研究目的之定義。


參、幸福感相關理論

以下依據研究進行統整分析幸福感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認為個人的快樂來自於需求的滿足,需求層次由低至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愛與隸屬)、自尊及尊重、自我實現以及超自我實現需求。研究發現台灣人的幸福感著重於第二、三層次的安全需求與社交需求,其中友愛歸屬的需求與個人的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以及經驗有關Maslow, 1943)。

需求理論可分為三部分:(1)目的理論(Telic Theory):認為個人的目標達成與否會影響幸福感,研究結果顯示生活目標、活動參與程度可以預測個人的幸福感

Holahan, 1988;(2)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指出個人參與社會活動能提高幸福感,但超出個人能力範圍的活動仍難以達到幸福感,因此參與的活動若能配合個人的長處與能力,更能帶來幸福感Thoits, 1982;(3)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學者認為苦難與幸福是相互依存的,當個人體會到失去或剝奪,在得到時反而幸福感會更強烈Diener, 1984

二、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此理論以人格特質來解釋幸福感,指出不同性格的人對於事件的認知與解釋並不相同,可分為人格特質論(Trait Theory)以及連結理論(Association Theory)。前者強調幸福感為一穩定的人格特質,與需求理論比較不同的地方是,人格特質理論較傾向由上而下的思考模式陸洛,1998;羅潔伶、蕭偉昌,2014。連結理論則認為幸福感與記憶中的聯想網絡有關,幸福的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多正向的經驗,因此在面對生活事件時較容易做出正向的解釋Diener, 1984

三、判斷理論(Judgement Theory

幸福感的產生是經由個人將「某些標準」與「實際狀況」相互比較而來Diener, 1984Argyle1987)指出個人判斷幸福感的方式有兩種,第一是與他人比較,以他人的標準來審視自己所遇到的生活事件;第二是與自己過去的經驗做比較,依據過去的經驗狀況

做為未來的判斷標準。因此當目前經驗的生活事件高於之前的判斷標準,個人就會產生幸福感。

image


個人背景變項

image

image

環境事件

認知判斷

主觀幸福感

個人資源與限制

陸洛於 1998 年提出一套解釋幸福感的初步研究概念,將幸福感分為五大類別,如圖 2-1-1:(一)個人背景與特徵;(二)外在環境事件;(三)個人資源與限制;(四)認知及評判能力;(五)主觀幸福感。以環境因素以及個人內在因素出發,探討個人主觀感受來定義幸福感,並將幸福感的情緒層面以及認知層面納入考量。


image

2-1- 1 整合性的幸福感概念架構(引自陸洛,1998


綜合上述詮釋幸福感之相關理論,個人的幸福感很難用一種理論完整的詮釋,因此透過陸洛所提出之幸福感整合架構,綜合個人的主觀認知、情緒以及環境資源,更能從不同的層面分析個人主觀的幸福感。本研究參考陸洛整合性的幸福感架構,將「幸福感」視為:是一種針對生活品質的評論,受試者綜合個人認知、情緒及環境資源等整體生活滿意程度的主觀感受。


肆、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幸福感之重要性

劉蓉果與朱瑞玲(2020)的研究結果發現世代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呈現U型曲線,成年前期幸福感高,進入中年後幸福感開始下降,度過中年危機後幸福感才再次回升。林旗德(2010)調查25-55歲之三明治世代的家人照顧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結

果顯示:在「家人照顧壓力量表」中「社會疏離感」層面達顯著水準,表示與父母同住之三明治世代的照顧壓力較大,因考慮到照顧行動不便的父母親而無法隨時離開家中去參加聚會,因此產生社會疏離感以及焦慮感,亦影響其幸福感。

艾瑞克森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提到 19-30歲為成年早期,31-50 歲為成年中期,其發展任務分別為友愛親密與精力充沛,若能與人將處融洽,熱愛家庭關懷社會,負起奉獻社會的責任,便能順利度過中年期的發展任務。

根據艾瑞克森所界定之中年期,了解到中年世代除了要有能力負起照顧家庭、社會的責任之外,在集體主義下,孝順父母親、盡孝道仍為中華文化看重的價值,對中年世代而言可能同時面臨奉養父母、扶養子女與面對職場事業三者壓力,但研究者推測在這些壓力當中也有一些能提升幸福感的因素,並非全然只有壓力,可能也有因為受照顧家人(父母/公婆)的經濟支持或是協助照顧第三代子女,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也有所提升(魯慧中、鄭保志,2012)。與三代同堂相關的背景變項皆可能會影響中年世代的幸福感,期望能深入了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幸福感的相關因素,並提出具體建議幫助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生活得更幸福、健康。

伍、中年世代幸福感之背景變項

雖然近年來三代同堂的比例下降(廖苑如、林麗嬋,2013),但子女奉養父母的社會期待並沒有消失,隨著父母逐漸年老、開始生病或需要有人照顧時,有些父母不希望被子女送到照護機構,希望與兒女同住,因此有些子女將父母親接來與自己同住就近照顧或聘請外籍移工協助照顧(張國偉,2008)。此外,也會有子女放棄工作回到家鄉就近照顧生病的雙親(劉碧素、黃惠璣,2009)。

依據衛生福利部 2017 年老年人主要照顧者的調查,發現目前有工作的一百多位主要家庭照顧者中,有約 30%表示會因為照顧而影響工作,其中以「必須彈性調整工作時間」占最多,「必須減少工作時間」次之,「必須請假」的比例最少。其中主要家庭照

顧者與被照顧者同住比率高達約 92%。由此可見照顧的責任不僅影響工作狀態,也讓主要照顧者下班回家後仍無法休息。

在照顧者的身體健康部分,有 22.60%之主要家庭照顧者表示過去 1 個月的健康狀況不好,並隨著年齡增加;在整體生活滿意度的部分,男性滿意的比率為 44.81%,高於女性的 35.66%,未同住者滿意的比率為 43.59%較同住者的 38.84%高(衛生福利部, 2017)。

根據陸洛(1998)指出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為影響幸福感的重要背景變項,以下將分別敘述。

一、女性主要照顧者的壓力與幸福感


從東方社會建構的性別觀點看家庭,可發現許多對於男性與女性不同期待的相關描述,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形容女性應以夫家為重;女性『嫁』離原生家庭;男性將媳婦『娶』進門。傳統的婚姻制度當中,將媳婦娶進門不僅只是為了個人的幸福,其實也考量了父權體制的家族利益(謝玉玲,2014)。

研究指出主要家庭照顧者之性別分佈,以女性的 6 成多於男性的 3 成;女性因照顧

辭去工作比率為達到 4 成,男性的比例則是 2 成(衛生福利部,2017)。

三代同堂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仍以女性為主,郁慧琳(2017)透過質性訪談 9 位媳婦如何成為患有失智症公婆的主要照顧者,其因素包含「婚姻」、「孝道」、「家人期盼」、

「宿命論」,受訪者認為「婚姻」的開始便是照顧的開端,負起父權體制下賦予女性應成為照顧者的責任;當女性嫁入夫家,媳婦孝順、照顧公婆被視為「孝道」的展現,也認為是自己應該的責任;媳婦為了符合被照顧者或是其他家人的期待,避免引起家庭的衝突或議論,而負起照顧責任以符合「家人期盼」且認為嫁到夫家負起照顧公婆的任務是天經地義的「宿命」。可見已婚女性對公婆展現的孝順之情,較多是為了滿足社會期待對自己角色的要求。

許皓宜(2013)針對媳婦角色在家庭照顧文化的期待進行訪談,結果發現在傳統的社會期待下,媳婦的感受有:婆家兄弟姊妹之間的比較、婆家與娘家之間的選擇、承擔

丈夫的孝道責任、「應該」照顧與「真心」照顧兩種心情。擔任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婦女一方面內化了傳統價值觀,另一方面也嚮往獨立自由的新時代女性生活,因此擔任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婦女在「自願」照顧以及「被期待」照顧家人之間產生矛盾感。

此外,女性對娘家提供情感、經濟上的支持,是為了回饋娘家的養育之情,因此會有奉養父母親的責任,否則會有愧疚感 (Yamamoto & Wallhagen, 1997)。特別是當女性被期待孝順公婆而無法兼顧娘家時,心理也會有許多矛盾與遺憾之感(許皓宜,2013)。林旗德(2010)的研究指出男性三明治世代在「生活滿意與掌控感」與「整體幸福感」均顯著高於女性,表示三明治世代的女性幸福感低於男性。受到社會價值觀規範的女性,在三代同堂家庭中的幸福感是值得留意的。

二、男性主要照顧者的壓力與幸福感


傳統父系價值觀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由男性擔任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因為女性照顧角色的缺乏,因而由男性來遞補照顧的角色,但身為照顧者的男性仍認同自己應該為勞動者(連翊蘋,2017)。莊敬(2016)在台灣中壯年子女對照顧父母的研究中提到,主要照顧者的責任通常會落在長子及媳婦身上,兒子通常負起經濟層面的支持,媳婦則負責生活打理及情緒層面的照料,其照顧父母的態度也會受到上一代影響甚至複製。可見性別角色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連翊蘋(2017)針對男性家庭主要照顧者進行質性研究,研究發現中年與青年世代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在面對照顧歷程中的情緒與表達上有所不同,中年世代的男性傾向表現出男兒當自強的態度且較少表露情緒與尋求協助。反之,青年世代的男性則較有彈性,能夠尋找相關資源的協助,也會找到適合自己抒發心情的方法。因此,可發現不同年齡之男性主要照顧者在面對奉養與照顧父母親的信念上有所不同,影響其身心狀態與幸福感。

此外,主要照顧者在照顧的歷程中是否有工作亦會影響其心理狀態,研究結果顯示男性主要照顧者會在「事業的追求」以及身為人子應該要孝順的「責任」之間擺盪,因

而產生無奈、厭煩、疲累之情;從另一觀點來看,工作也提供主要照顧者喘息與逃離的機會,提供主要照顧者社會支持(連翊蘋,2017)。

綜合上述,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當中,兩性在照顧、孝順老年世代的出發點不同,男 性主要為了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及孝道責任,媳婦主要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而孝順公婆,在這樣的孝道信念及現實考量下,兩性的幸福感是否有所差異值得探討。

三、中年世代之年齡與教育程度


陸洛(1998)指出年齡愈大,個體的幸福感愈高,隨著年紀的增長愈能夠釋懷與保有自主性。也有研究指出年輕者與年長者的幸福感高於中年者,因中年者在面對中年危機的過程感受到許多壓力,也影響中年期這段時間的幸福感(劉蓉果、朱瑞玲,2020)。黃郁婷等(2011)針對台灣成年人幸福感的研究發現,成年人的「年齡」在幸福感

上達顯著差異,經 Scheffe 事後比較得到結果為 45 49 歲的幸福感高於 20 24 歲的成年人。但此一結果為中年者之幸福感高於年輕者,與劉蓉果、朱瑞玲(2020)之研究結果不同。由上述研究顯示,幸福感在不同年齡上有差異,因此本研究將年齡納入背景變項再次驗證。

劉碧素、黃惠璣(2009)提出年紀越輕、教育程度越高及經濟狀況愈佳者,認為最好照顧父母的方式是有經濟支柱,並與父母同鄰不同住。楊國樞等(1989)之研究發現,子女教育程度越高對父親的正向孝道感情越弱。但葉光輝(2009b)指出當女性的教育程度較高,且相互性、權威性孝道信念也較高的女性,較會提供娘家支持與協助。宇佩秦

2018)也在研究中探討中年世代的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關係,結果顯示不同教育程度的中年世代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學歷專科大學中年世代的幸福感顯著高於研究所以上的中年世代。

綜合上述,發現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不但會影響是否與父母同住,亦會影響中年世代之孝道信念及主觀的幸福感。本研究將探討三代同堂之家庭,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之中年世代如何影響其幸福感。

第二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孝道信念


至今孝道信念在華人社會仍然是被重視的價值觀之一,隨著人口老化,政府對於老年人的安養、居住議題也逐漸提出因應政策,本節主要目的為討論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孝道信念,第一部分探討孝道信念之變遷與內涵,第二部分說明孝道信念的相關理論與研究議題。

壹、孝道信念之變遷與內涵

莊耀嘉、楊國樞(1991)指出中國古代以農業社會為主要生活型態,為了讓農業維持穩定的運作,家庭被視為重要的運作單位,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和諧以及家庭的延續皆為重要的價值,家庭成員須依孝道服從家庭中最具有權力的成員—一家之主。

孝道的概念在中華文化流傳已經歷許多不同朝代,也有許多不同人文學者針對孝道提出論述與觀點。葉光輝(2009b)整合歷代中國歷史上不同學者對於孝道概念的分析,將孝道的變遷區分為三個歷史時期:(1)先秦時期;(2)漢朝至清朝時期;(3)民國初年至今。先秦時期以春秋時代的孔子影響孝道觀念最為深遠,使親子情感與社會制度互相結合,孟子也建立親親原則,使孝道成為德性的最高標準韋政通,1969。而隋唐時期開始提倡《孝經》,並將其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一,至西漢後期孝道由道德規範轉為權威服從,直至宋、明時期孝道已成為絕對倫理之價值的展現。由此可見孝道的概念包含親子層面的自然之情以及社會層面之權威制度。

隨著全球化的影響,社會價值觀也日趨多元,台灣的經濟型態逐漸由農業轉為工商,強調的是個體經濟而非集體,在這樣的社會中個人也愈傾向追求獨立自主、自我實現,因此傳統孝道必然會有所改變,逐漸形成「新孝道」為主的工商社會。由於每位個體對於傳統與現代的價值觀與信念接受程度不同,台灣社會大致呈現傳統與現代價值觀混合的社會狀態(楊國樞,1992;葉光輝、楊國樞,2008)。

楊國樞等人於 1989 年從社會的認知態度與行為做為探討孝道的切入點,深入分析

楊國樞於 1988 年提出孝道之內涵:就子女與父母互動的層面而言,子女能夠順從父母的意見,需要以理性的方式與父母親說明自己的建議,重要的是不讓父母親為子女擔憂,

父母年老後子女必須隨時陪伴在他們身邊,侍奉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幸福、快樂,當父母親過世時則須以符合禮、法的方式處理父母親的後事。以家族層面而言,子女必須繼承家族的志業並努力光耀門楣,也必須負起家族延續香火、傳宗接代的責任。之後則編製了標準化問卷:「尊親懇親」、「抑己順親」、「奉養祭念」及「護親榮親」等四個孝道量表。

經大樣本施測後,提出孝知、孝意、孝感、孝行等不同面向之理論概念。其內涵包含孝的認知層面(孝知),指子女對父母良好的了解、認識與信念;孝的意念(孝意)層次,指子女對父母良好行為意向或反應傾向;孝的情感層次(孝感),即子女對父母良好的情緒感;孝的行動(孝行),即子女認同孝道態度的實踐。其研究結果也發現「孝知」與「孝行」有顯著相關,雖然仍有其他外在因素影響個人孝道行為,但個人認同孝道觀念的程度仍可視為預測個人是否實踐孝道的指標。

葉光輝、楊國樞(2008)提出新孝道的五項特色:(1)新孝道主要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有相關;(2)以家人或親子間的了解及情感作為基本;(3)較重視追求道德價值觀的自律性;(4)看重親子之間良好的互動模式;(5)新孝道的態度、內涵與表達具有其多樣性。

有學者提出傳統孝道與新孝道的不同之處,新孝道偏重親子之間良好的互利性,追求父慈子孝運作模式,傳統孝道則偏重孝道價值高於親子間的情感。新孝道重視的是子女的自發性,能夠自律性的展現孝道,而傳統孝道則是強調他律性,子女受社會規範或期待而展現的孝道。此外,新孝道並沒有將家族的延續視為重要的追求目標,傳統孝道則認為家族的榮耀與延續是相當重要的觀念(莊耀嘉、楊國樞,1991)。

孝道信念對於人類許多方面的發展皆有重要的影響,包含人格特質、人際互動、社會化以及親子關係 (Yeh, 2003)。過去學者發現孝道信念對於個體亦包含正向及負向影響,孝道強調溫暖、和諧、愛等層面,有助於代間關係,減少親子衝突 (Lawrence et al., 1992; Yeh, 2003),孝道信念較強的個體也會特別傾向照顧或協助父母親 (Ishii-Kuntz,

1997);反之,也有學者提出父母親對於孝道的態度影響個人的認知發展、創造力與人格

特質,例如:注重權威與順從、過度保護、限制子女的自我表達等面向,將促使子女認知發展、創造力低落且較無彈性,也較易形成負向人格 (Ho, 1994, 1996)

綜合上述,傳統孝道與新孝道的主要差異在於孝道涉及的範圍、孝道重視的面向以及表現方式的不同。在現代的工商社會中,家庭成員是否實踐孝道主要取決於個人在情感互動性、自律性以及互利性。從上述可以看出孝道信念無法以一種定義完整說明其內涵,孝道信念對個體而言有其特殊性,因此 Yeh (2003)主張雙元孝道模型,透過「相互性孝道」及「權威性孝道」來涵蓋說明完整的孝道內涵。本研究考量孝道信念對不同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有其特殊意義,因此本研究孝道信念之定義參考 Yeh (2003)提出之

「雙元孝道信念」,深入探討中年世代之相互性孝道及權威性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關聯。


貳、孝道信念之研究議題

楊國樞教授於 1986 年發表〈現代社會的新孝道〉,提出了孝道研究的基本架構,後續針對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認知發展面向發展相關的研究架構及量表。本土心理學研究推行至今也有多位學者針對孝道提出更深入的研究與發表,國內研究主要以親子關係、家庭、老年安養及生活滿意度為研究方向。

陸洛等(2006)透過親子對偶研究設計,研究結果發現子女的主觀幸福感會受到自己及父母親的孝道觀念雙重影響,而父母親的主觀幸福感只受到子女的孝道觀念影響。表示當子女自己的孝道觀念越高,其幸福感會越高,但若父母親越要求子女必須孝順,則子女越不幸福。

黃瀠(2014)透過質性研究訪談了解一對母女在孝道關係中各自的觀點、認知,並深入分析其內涵及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母女同時擁有傳統與現代的孝順觀,母親仍會較以權威來維護家庭角色,女兒會為了家庭的和諧等情感因素,傾向順從來回應母親,也較重視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Kwan (2000)指出孝道觀念受到提倡,認為子女孝順、回報父母親可減少許多家庭紛爭以及衝突,而支持個人自我實現的說法也持續與之抗衡,認為以父母、家庭為重的家

族主義觀念,使得子女在個人自我實現與自主性的發展受到阻礙,也會促使子女產生孝道困境與孝道焦慮,進而影響子女身心健康。

綜合上述,子女愈有孝道觀念,愈能維持家庭的和諧與情感的交流,而面對父母親權威的要求時,子女也會為了避免引起紛爭而選擇順從,由此可見孝道觀念是權威與情感相互交織的。反觀三代同堂的中年世代,背負多重角色,在權威與情感交雜的孝道信念及自我分化之間的彈性及內涵為何,值得深入的反思與探究。

一、雙元孝道模式


學者葉光輝(1997)針對楊國樞(1988)所提出之孝道的四項因素做更深入之研究分析,研究發現孝道可再歸類於兩項更高的層次,因此提出「雙元孝道模式」,其內涵包括「相互性孝道」及「權威性孝道」兩項層次,其核心概念與儒家思想息息相關(Yeh, 2003)。

相互性孝道主要內涵組成包括「尊親懇親」、「奉養祭祀」兩項孝道成分。「尊親懇親」是指子女為了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在情感上與精神上提供支持與關愛;「奉養祭祀」則當父母親年老時子女予以照顧並提供支持,父母親過世時子女亦給予合乎禮節的祭祀與追思葉光輝,2009bYeh2003。因此相互性孝道反映出子女在親子關係中自然互動下的親密需求,符合儒家所提出之「親親原則」。

權威性孝道之內涵組成涵蓋「抑己順親」與「護親榮親」。前者指子女應壓抑、犧牲自己的想法或需求,順從父母親的意見與期待;後者則反映出子女應盡自己所能保護、延續家族的命脈,並且努力獲取功名榮耀雙親之內涵葉光輝,2009aYeh, 2003。由此可見,權威性孝道主要反映出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威與順從的議題,與儒家所提倡之「尊尊原則」相符合,此部分與社會文化以及權威制度的歷史脈絡有關,也因此「順從」也是孝道內涵的特色之一。

目前已有多位學者將「雙元孝道模式」應用於不同領域之研究,包含親子關係、教養方式、老年安養、夫妻婚姻、人格因素以及諮商領域相關研究吳冠欣,2019;卓馨怡、利翠珊,2008;張沛綺,2013;黃士哲、葉光輝,2013;魯慧中、鄭保志,2012

Bedford & Yeh, 2019。根據上述,發現較少研究針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探討孝道信念,惟孝道信念是家庭中重要的人際互動基礎,因此期望透過此研究了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關聯。

陳秉華(1995)指出大學生受到傳統孝道價值觀影響,使得在分離與個體化的過程中感到許多情緒衝突,如:罪惡感、愧疚、矛盾、憤怒等複雜的情緒,也會受到「不孝」、

「自私」等負向評價,夾雜在獨立自主與關係融合中的兩難,甚至沒有清楚的界限,也使得自我分化的歷程更為複雜,而這樣的情形也不僅只於大學生,其影響可直至成年。劉碧素(2006)的研究發現相互性孝道之行為主要受到子女之「孝道情感」與「孝

道自我效能」影響,而權威性孝道之行為除了受到前述兩項因素影響外,子女之職業、婚姻、年齡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子女之生活背景狀況亦是影響孝道行為之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欲探討不同工作情形與年齡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是否有所不同。

二、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關聯性


孝道信念關乎兩個世代之間的關係與連結,不同世代對於孝道信念的看法與期望也會有不同之處。Cheng Chan2006)的研究指出長者最希望子女能在其生病或是有需要的時候能即時予以協助,特別是子女花時間傾聽長者擔心或憂慮的問題,對長者而言子女的孝順永遠不嫌過多,反而能提升幸福感。陸洛等(2006)發現子代的孝道信念欲強時,不僅只是子代的幸福感提升,親代的幸福感也會提高。

孝道觀念在中華文化下佔有一席之地,但對於不同文化的個人幸福感也會有所不同,研究發現當華人認同中華文化的價值(仁民愛物、社會和諧),會提升華人的幸福感,但對於其他非華人文化的個人並無影響 (Lu et al., 2001)

林旗德(2010)的研究發現中年世代對於家人的照顧壓力與幸福感之間呈現負相關,家人照顧的壓力屬於中等程度,其中以「經濟負擔增加」為最主要壓力來源。因此,可了解到中年世代對家人的照顧壓力來自於內在的孝道信念,不同程度的孝道信念亦會影響中年世代如何看待家人的照顧壓力,進而影響幸福感。

綜上所述,個人對於文化當中的價值觀是否認同會影響個體的幸福感,在華人文化下「仁民愛物」、「社會和諧」為重要的社會價值理念,家族主義之「父慈子孝」提倡子代對於親代提供照顧與支持(孝順),長者也會期望子女孝順,長大成人後能夠盡到

「慈烏反哺」之情。當個體認同孝道,不同孝道的信念與實踐方式也會影響個體的幸福感。


第三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與父母/公婆以及第三代的子女同住,和家庭成員的生活互動密切,要保持良好的關係連結但又不失去自主性,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連結與自主的平衡會是值得重視的,親密與自主皆是擁有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節目的在於說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的內涵,第一部分說明自我分化之定義及內涵,第二部份為自我分化之相關研究,第三部分說明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的關聯性。

壹、自我分化之定義與內涵

Bowen 所提出的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廣泛的被運用在家族及婚姻治療的領域,該理論的基本假定將家庭視為一個情緒系統,家庭系統強調情感,而家庭成員也有追求獨立自主的需求,個體能適度的在親密(intimacy)與自主(autonomy)之間達到平衡,若無法達到平衡就會產生「焦慮」(chronic anxiety),這樣的歷程也就是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被定義為「情感與思維的運作」與「關係中的親密與自主」兩者之間的平衡程度 (Bowen, 1978)

Bowen1978)也提出精神層面以及人際層面的觀點來說明自我分化。在個人精神層面上,自我分化是個人區分思維以及情感的能力,並且決定自己在「理性思維」與「個人的情緒」之間各自影響的程度,也就是個人能在不同的情況下理性的思考判斷或是經驗情緒;在人際層面,自我分化是個體能夠在親密關係與自我的獨立之間保持平衡,意即個人能保有獨立自主也能與他人有親密連結 (Bowen, 1978)

自我分化也是人格成熟發展最關鍵的心理健康指標 (Skowron & Friedlander, 1998)。學者研究 Bowen 的自我分化理論與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之間的關聯程度,結果發現自我分化可以顯著預測社會心理的發展 (Jenkins et al., 2005)。自我分化較佳者較具靈活性、適應能力較強,能夠有彈性的面對壓力,在同儕以及親密關係當中保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反之,自我分化程度較低者在情感反應傾向強烈,較難保持冷靜,作決定時也傾向以「感覺」來作決定 (Skowron & Friedlander, 1998)

Bowen1978)認為自我分化的概念可以視為一個量尺,0 分表示個人最低功能的自我分化程度,100 分是分化完美的程度,自我分化由低至高說明如下:

一、較低分化程度者(0-25 分),會將自己與家庭或他人的情感融合,生活中的思考都放在維繫關係上,無法積極追求及尋找自我。

二、中度自我分化程度(25-50 分),生活有目標,但目的在於獲得他人的認同,因此仍受到情緒以及他人的反應影響。

三、中高度自我分化(50-75 分),理性的思維已充分發展,可以有彈性的應對壓力,但仍會在意自己的決定是否得到他人認同,亦會受到情緒化反應的影響。

四、高度自我分化(76-100 分),個體清楚自己的目標,面對壓力時富有彈性,自主性高,並且可以忍受衝突,但此種分化程度的人相當少數。

Skowron Friedlander (1998)研究發現拉丁文化、美洲原住民以及亞洲文化當中,較低的自我分化程度與個體的焦慮、身心症狀或婚姻的不滿意度並沒有直接相關。 Tuason Friedlander (2000)針對菲律賓籍的研究對象,發現自我分化程度能夠預測個體的身心症狀以及焦慮,但研究結果並不支持 Bowen 理論中自我分化會代間傳遞的觀點。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情感上與父母親分離是重要的關鍵,完全依附會使母親與孩子共生,雙方皆無法各自獨立生活,但在不同的文化亦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東方文化強調家庭歸屬感 (Goldenberg & Goldenberg , 2011/2016),西方文化則較強調個人自主性、獨立性 (Guisinger & Blatt, 1994)

因此,在家庭當中,成員彼此之間的情感過於親密或是疏離都有可能造成家庭功能的調節不彰,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愈能夠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以及信念,並且為自

己的行為負責;相反,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愈低,愈傾向討好、依賴他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弱,也較容易順從父母親的意見,導致個人失去自主做決定的機會。本研究所指之自我分化參考 Bowen 所提出之概念,中年世代展現「親密依賴」與「獨立自主」的程度。

貳、自我分化之相關研究

王鑾襄、賈紅鶯(2013)針對 Bowen 自我分化理論近十年的相關文獻進行統整與分析,發現國內外針對自我分化的文獻以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其次為青少年,最少為一般成人,亦統整出自我分化與受試者的性別、年齡、家庭因素有關,但也指出不同文獻仍有不一致之處。

國內多以女性的自我分化程度為研究主題,針對台灣已婚男性的自我分化僅有少數

(杜羽婷,2021;劉玉玲,2015;歐陽儀、吳麗娟,2012)。針對性別與自我分化的部分,劉紀谷(2008)的研究指出台灣男大學生的自我分化程度高於女大學生,其情感反應較低,較能夠採取我立場的角度表達想法,與父母親融合的現象也較低。劉玉玲(2015)針對台灣女性的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進行訪談,結果發現台灣女性與原生家庭的分化程度在工作至結婚前最高,但也因不同個體的經驗有所不同,自我分化並非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流動的歷程。踏入婚姻後的女性多會處在傳統媳婦忍耐、順從的角色與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的角色之間感到矛盾(陳小英、周麗端,2018)。女性在婚姻關係中的痛苦與糾結,包括:與公婆之間的相處、扮演好媳婦的無形壓力以及夫妻之間情感關係的維持(劉玉玲,2015)。從中可以發現台灣女性在姻親關係、夫妻關係以及親子關係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目前鮮少研究針對與父母/公婆同住且育有子女的已婚男性、女性進行自我分化相關研究。

親子關係與自我分化也有相關研究指出父母親的自我分化程度會影響子女的自我分化以及心理健康,母親的自我分化「與家庭融合」向度與幼兒情緒理解向度有顯著正相關,當母親與家庭融合的程度愈高,表示愈認同母親這個角色,因此母親會透過頻繁與幼兒互動了解其需求,在此過程中幼兒的情緒理解能力也逐漸提升(杜雨婷,2021

吳麗娟,1998;歐陽儀、吳麗娟,2012)。當個體親職化的表現愈高、自我分化程度愈低,身心健康愈差,然而,個體表現出高「情感性照顧」、「代間親密」時,雖然會產生失眠、焦慮等症狀,但卻比較不憂鬱(石芳萌等,2010)。

此外,華人文化提倡關係中的連結(葉光輝,2009b),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結構中,不同世代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不僅是情感上被期待融合,物理上的距離更為靠近。父母

/公婆夫妻子女三個世代形成多重三角關係,關係中也必然會出現焦慮與情感融合的現象(葉光輝,1993;劉玉玲,2015)。

李岳庭(2018)主張當個體希望在家庭關係中追求更多的獨立自主,同時也可能因為沒有達到父母或重要家人的期待而感到焦慮、罪惡,家庭中的自我分化一直是矛盾與兩難的課題,因此在關係中出現焦慮感是必然的,自我分化須考量不同文化所重視的價值,華人文化重視集體主義甚於個人主義,因此並非僅以提升個體的自我分化程度為主要目標,個體的焦慮就能夠減低或解除,反而是需要考量孝道文化對於個體情緒層面的影響,將壓力與責任區分開來,設立關係界限。

綜合上述,夾在長輩與子女之間的中年世代,面對華人文化重視的孝道以及自我的獨立,兩者與幸福感的相關情形為何,若能更深入探討其關聯性有助於提出符合台灣本土家族結構之治療策略。

參、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關聯性

過去許多研究以 Bowen1978)提出之自我分化概念為基礎,並以心理健康、幸福感作為探究主題:SkowronStanley Shapiro2009)發現青年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其幸福感也會提升;Sandage Jankowski2010)發現個人的寬恕意念以及心理幸福感受到自我分化程度的部分調節影響;歐陽儀與吳麗娟(2012)之研究結果支持 Bowen 的理論,父母的自我分化會代間傳遞,影響青少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潘則云(2017)研究結果發現成年人的自我分化在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陳秀芬(2022)發現成年初期年輕人的整體自我分化與心理幸福感達到顯著正相關。由上述研究可見,個體之自我分化程度與其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在國內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相關的研究中,對象多以國中、高中、大學生為主要石芳萌、吳麗娟、林世華,2010;陳怡樺,2008;劉紀谷,2008;蔡金蓮,2009;蘇慧娟, 2010,發現少有研究將焦點放在上有老年世代、下有幼年世代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高中職學生在「涉入三角關係」程度愈低、「與同儕親密程度」愈低,其身心健康狀

況愈好石芳萌等人,2010。蘇慧娟(2010)研究顯示國中學生「代間親密」程度越高、

「涉入三角關係」程度越低,則「身心健康」狀況越佳。發現上述二篇研究,與 Bowen之理論假設不一致:自我分化的程度越高,身心健康程度越佳,與人的親密程度愈高,幸福感愈高。是否和國內文化強調應遵循父母的意見有關,也就是孝道信念中的「順親」,亦值得瞭解。

綜合上述,自我分化與幸福感有顯著關聯,惟本研究納入孝道信念,探討三代同堂成年子女之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的關聯,以期透過研究了解三者相關之情形,得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針對幸福感提出具體建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為六節,順序為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假設,第三節研究對象,第四節研究工具,第五節研究程序及第六節資料處理與分析,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依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目的,擬定此研究架構,係由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個人月收入、子女數)、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孝道信念、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及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主觀幸福感組成。以下列出研究架構並詳述,如圖 3-1-1


image

自我分化情緒反應我立場 情緒截斷

與家庭融合與他人融合




4


孝道信念相互性孝道權威性孝道



5


image

6

3


個人背景變項性別

年 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

個人月收入子女數


幸福感

1

image



image

image

7


2

image


3-1- 1 本研究架構圖

路徑 1: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的差異情形。 路徑 2: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的的差異情形。路徑 3: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的的差異情形。 路徑 4: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之相關。

路徑 5: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路徑 6: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

路徑 7: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預測力。

本研究擬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之現況。再針對不同背景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之差異情形進行考驗。最後,探討「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三者之間的關聯,且為了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影響情形,將以「自我分化」、「孝道信念」作為「幸福感」之預測變項。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目的及架構,研究者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

    1. 不同性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

    2. 不同年齡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

    3. 不同教育程度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

    4. 不同工作情形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

    5. 不同個人月收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

    6. 不同三代同堂子女數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自我分化有差異。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

    1. 不同性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

    2. 不同年齡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

    3. 不同教育程度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

    4. 不同工作情形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

    5. 不同個人月收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

    6. 不同三代同堂子女數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孝道信念有差異。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

    1. 不同性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

    2. 不同年齡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

    3. 不同教育程度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

    4. 不同工作情形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

    5. 不同個人月收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

    6. 不同三代同堂子女數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幸福感有差異。假設四: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有相關。

假設五: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與幸福感有相關。假設六: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孝道信念與幸福感有相關。

假設七: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能有效預測其幸福感。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旨在探究三代同堂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以全國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以及東部地區(包含金馬地區)之 25-55 歲與父

母或公婆及未滿 18 歲之第三代子女同住之中年世代為母群,並依據比例進行分層立意抽樣,下列進行說明:


壹、 研究母群之界定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0)統計台灣各地區三代同堂戶數,意即祖父母、父母及未滿 18 歲之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結構型態。全國三代同堂戶數總計 843,622 戶,北

部地區(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宜蘭縣及新竹縣)總計 364,675

戶;中部地區(臺中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總計 232,752 戶;南部地

區(臺南市、高雄市、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以及澎湖縣)總計 227,364 戶;東部地

區(臺東縣、花蓮縣)總計 15,997 戶;金馬地區(金門縣、連江縣)總計 2,834 戶。母

群為與父母或公婆及未滿 18 歲之第三代子女同住的中年世代,且年齡介於 25 55

(含)。


貳、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灣北、中、南、東部地區(包含金馬地區)之 25-55 歲與父母或公婆及

未滿 18 歲之第三代子女同住的中年世代為母群並依據比例進行立意抽樣。根據全國總戶數計算各地區之抽樣比例,北部 43%、中部 28%、南部 27%、東部 2%,由於金馬地區僅占整體比例 0.3%,因此研究樣本將離島地區之樣本合併東部地區計算。在信心水準 95%,抽樣誤差 5%的條件下,研究樣本需蒐集 384 個樣本數則具有代表性。故將於北部地區抽取 165 個樣本、中部地區抽取 108 個樣本、南部地區抽取 104 個樣本以及東部及離島地區抽取 8 個樣本。研究者透過 google 表單製作網路問卷,請熟識的同學協助轉發網路問卷,且於 PTTDcard 及大人、親子相關社團、各級學校家長會等平台上發佈相關資訊。

根據表 3-3-1,調查結束後本研究總計蒐集到有效樣本 430 分,樣本符合分層抽樣之比例,北部地區 159 份樣本占比 37.0%,中部地區 147 份樣本占比 34.2%,南部地區 119 份樣本占比 27.7%,東部地區 3 份樣本與金馬地區 2 份樣本合併計算,占比 1.1%,問卷回收率達 95%


3-3- 1 研究樣本分布情形

地區

北部地區

中部地區

南部地區

東部及金馬地區

總計

有效樣本數

159

147

119

5

430

百分比

37.0%

34.2%

27.7%

1.1%

100%

本研究基本資料涵蓋個人背景變項,研究者將有效樣本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並整理:

1)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基本資料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個人月收入),詳見表 3-3-2。(2)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子女相關資料變項(子女數、子女各自年齡),詳見表 3-3-3。(3)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家庭相關資料變項(同住者、同住者健康情形、家庭照顧資源),詳見表 3-3-4

一、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基本資料變項


(一)性別

430 份有效問卷當中,生理男性總計 182 人,占比 42.3%,生理女性 248 人,占比

57.7%,本研究生理女性受測者多於生理男性,詳見表 3-3-2

(二)年齡

受測者之年齡比例 25-30 歲為 17%31-35 歲為 24.9%36-40 歲為 24.4%41-45 歲為 20.7%46-50 歲為 8.6%51-55 歲為 4.4%,本研究將資料進行分析與整理,更進一步以性別區分為 25-40 歲及 41-55 歲,統計發現 25-40 歲男性占比 28.4%,女性佔比 37.9%41-55 歲男性占 14%,女性占 19.7%,詳見表 3-3-2

(三)教育程度

受測者之教育程度比例:國中 1.4%,高中 13.7%,大學/大專 68.8%,碩博士 16%,由於教育程度為國中者之樣本數較少,研究者將國中與高中合併為一組並以性別做為區分,詳見表 3-3-2

(四)工作狀況

全職工作84.7%,兼職工作8.4%,無就業 3.5%,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3.5%,研究樣本當中無就業與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者占比較低,研究者將上述兩項基本資料與性別合併分析,特別的是男性因照顧家人留職停薪的比例為 0%,由此推測男性仍主要是家庭中的經濟來源或支柱,女性仍為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詳見表 3-3-2

(五)個人月收入

未滿 2 5 千元 8.8%2 5 千元~未滿 3 萬元 13.0%3 萬元~未滿 4 萬元 24.2%

4 萬元~未滿 5 萬元 18.4%5 萬元~未滿 6 萬元 15.8%6 萬元~未滿 7 萬元 7.2%7 萬元~未滿 8 萬元 4.2%8 萬元~未滿 9 萬元 2.3%9 萬元~未滿 10 萬元 2.1%10 萬元以上 4.0%,本研究做更進一步歸類,發現在 6 萬以上收入者男性為 12.3%,女性則只有 7.4%,由此可見男性的收入高出女性不少,與工作狀況的統計有相似的結果—家庭中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於男性,如表 3-3-2

image



3-3- 2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基本資料描述性統計表





男性



女性



變項









個數


百分比

個數


百分比


25-40

122


28.4%

163


37.9%


年齡

41-55


60



14%


85



19.7%


國高中

39


9.1%

26


6.0%


教 育 程 度 大 學 /

110


25.6%

186


43.3%


碩博士

33


7.7%

36


8.4%


全職

161


37.4%

203


47.2%


兼職

工作情形

16


3.7%

20


4.7%


無就業

5


1.2%

10


2.3%


因照顧留停/離職

0


0%

15


3.5%


低於 3 萬元

21


4.9%

73


17.0%


個 人 月 收 入 3 萬 至 未 滿 6

108


25.1%

143


33.3%


6 萬以上

53


12.3%

32


7.4%


二、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子女相關資料變項


(一)三代同堂同住子女數(18 歲以下)

430 位受測者中,育有 1 18 歲以下子女總計 257 位,占比 59.8%;同時養育 2

18 歲以下子女總計 139 位,占比 32.3%;養育 3 18 歲以下子女共計 29 位,占比

6.7%,養育 4 18 歲以下子女共計 4 位,占比 0.9%;養育 5 18 歲以下子女僅 1 位,占比 0.2%。本研究將有 3 位以上子女合併計算,詳見表 3-3-3

(二)三代同堂同住子女各自年齡(18 歲以下)

此題為簡答題,為後續分析便利,研究者將所蒐集之樣本資料進行區分:學齡前(05 歲)、小學(6 11 歲)、國中(12 15 歲)以及高中(16 18 歲)。再透過次數分析得以下結果,本研究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總計育有學齡前子女 247 位,小學 206 位,國中 115 位,高中 57 位,以學齡前子女的比例最高,詳見表 3-3-3


3-3- 3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子女相關變項描述性統計表

背景變項

樣本數

百分比


1

257

59.8%

三代同堂

18 歲以下子女數

2


139


32.3%

3 位以上

34

7.8%


總計

430

100.0%


學齡前

247

39.5%


小學

206

33.0%

同住子女

年齡


國中


115


18.4%


高中

57

9.1%


總計

625

100.0%

三、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家庭相關資料變項


(一)三代同堂同住者

男性三代同堂中年世代部分,與原生家庭同住者有 151 人,占比 83.0%,高於女性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與原生家庭同住的比例 40.3%。女性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與男方家人同住者有 137 人,占比 55.2%,高於男性與女方家人同住的比例 5.5%。根據結果發現男性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超過 8 成都與原生家庭同住,女性與夫家同住超過 5 成,而男性與女方家人同住的比例則不到 1 成,詳見表 3-3-4

(二)三代同堂同住者健康情形

此題為複選題,各變項比例由高至低依序為「父母/公婆健康狀況良好」、「父母/公婆需要情緒方面協助」、「父母/公婆需要工具性協助」、「父母/公婆日常生活無法自理」,樣本數依序為 386 人、50 人、29 人、8 人,百分比依序為 81.6%10.6%6.1%以及 1.7%,詳見表 3-3-4

(三)三代同堂家庭照顧資源

此題為複選題,各變項比例由高至低依序為「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沒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有聘請看護協助分擔照顧工作」,樣本數依序為 328 人、100 人、 17 人,百分比依序為 73.7%22.5%3.8%,詳見表 3-3-4

3-3- 4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家庭相關變項描述性統計表


背景變項

樣本數

百分比


與原生家庭同住

151

83.0%

男性三代

同堂中年世代


與女方家人同住


10


5.5%

雙方家人混住

21

11.5%


總計

182

100.0%


與原生家庭同住

100

40.3%

女性三代

同堂中年世代


與男方家人同住


137


55.2%

雙方家人混住

11

4.4%


總計

248

100.0%


父母/公婆健康狀況良好

386

81.6%


父母/公婆需要情緒方面協助

50

10.6%

同住者健

康情形

父母/公婆需要工具性協助


29


6.1%


父母/公婆日常生活無法自理

8

1.7%


總計

473

100.0%


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328

73.7%

家庭照顧

資源

沒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100

22.5%

有聘請看護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17

3.8%


總計

445

100.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將以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雙元孝道信念量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作為研究工具,以下分別說明。


壹、個人基本資料


一、性別:「生理男」、「生理女」。

二、年齡:年齡選項包括「25-30 歲」、「31-35 歲」、「36-40 歲」、「41-45 歲」、「46- 50 歲」及「51-55 歲」。

三、居住地區:區分為「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東部地區」與「離島地區」。

四、教育程度: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大專」以及「碩博士」。 五、工作狀況:區分為「全職工作」、「兼職工作」、「無就業」及「因照顧家人辭去

工作/留職停薪」。

六、個人月收入:收入選項分為「未滿 2 5 千元」、「2 5 千元~未滿 3 萬元」、

3 萬元~未滿 4 萬元」、「4 萬元~未滿 5 萬元」、「5 萬元~未滿 6 萬元」、「6

~未滿 7 萬元」、「7 萬元~未滿 8 萬元」、「8 萬元~未滿 9 萬元」、「9 萬元~

滿 10 萬元」、「10 萬元以上」。

七、三代同堂同住者(複選):選項包括與「父親同住」、「與母親同住」、「與公公同住」、「與婆婆同住」。

八、三代同堂同住的子女數: 人,年齡分別為


九、家庭照顧人力資源(複選):選項包含「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沒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有聘請看護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十、父母須受照顧程度(複選):選項包括「父母健康狀況良好」、「父母需要情緒方面協助」、「父母需要工具性協助」、「父母日常生活無法自理」。

貳、自我分化量表


為了解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與父母之分化程度、孝道信念及幸福感的相關情形,且為避免因問卷內容因文化因素而造成落差,因此挑選 Lam Chan2015)修訂之「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C-DSI)」,此量表修訂自 Skowron Schmitt 2003 年編制之「自我分化量表修訂版(DSI-R)」,該量表將影響個體自我分化的因素分為兩大主軸「個人內在因素」以及「家庭系統因素」, Lam Chan 則更進一步的將文化因素納入考量,提供文化背景相似的區域得以使用量表,因此將題目進行修改與微調,經過信效度的檢驗後,結果顯示能更貼近華人文化中所強調的家族主義,將原量表的「與他人融合」細分為「與他人融合」、「與家庭融合」兩項分量表。

一、作答與計分方式


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DSI)採用李克特氏六點量尺進行作答,受測者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評分,1 分表示該題目敘述非常不符合,6 分表示該題目敘述非常符合。量表全部題項總計 40 題,包括分量表情緒化反應(Emotional Reactivity, ER11 題(1481112161924272831)、我立場(”I” Position, IP10 題(259

13172125293637)、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 EC8 題(6101418

22263335)、與他人融合(Fusion with Others, FO6 題(31523303234)、與家庭融合(Fusion with Family, FF5 題(720383940)。

整體自我分化分數為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與他人融合及與家庭融合四項分量表題目進行反向計分與我立場分量表加總,總分越高表示整體自我分化程度越高。此外,本研究為了解各分量表特質對於其他變項的影響,維持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數加總進行分析,分數越高代表該項特質越高。例如:情緒化反應分量表分數愈高,表示個體的情緒化反應程度愈高。

二、信效度


Lam Chan2015)以 25 歲以上成人為施測對象並於香港地區招募受測者,總計收回 401 份問卷,回收率 93%,其中 113 份為男性,286 份為女性,其中 2 位受測者未填寫性別。

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DSI)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87,以及各分量表的信度由高至中:我立場(IP.81;情緒化反應(ER=.80;與他人融合(FO=.76;情緒截斷(EC=.72;與家庭融合(FF=.68,經過兩個月後進行重測,重測信度為.78。為檢驗該量表區別效度與建構效度,將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DSI)與一般知足量表(The Generalized Contentment Scale, GCS)同時施測,一般知足量表(GCS)主要用於檢測非精神病性憂鬱之程度。邀請 100 位受測者,將其分為臨床症狀組與非臨床組,結果顯示 C-DSI 能夠有效區別臨床症狀組與非臨床組(t = 6.289, p = .000),表示 C-DSI 具有區別效度;C-DSI 量表與 GCS 量表之相關係數為.62p <.001),表示 C-DSI 量表具有建構效度。本研究自我分化全量表 Cronbach's α 係數.91,各分量表係數介於.67 .88,表示內部一致性尚可。


參、雙元孝道信念量表


此量表用以測量個人對於權威性孝道及相互性孝道信念之評定。本研究採用 Yeh

Bedford2003)編制之「雙元孝道信念量表」,並於下列介紹量表。


一、作答與計分方式


此量表為父母親版本,意即將個體對父親之孝道信念及對母親之孝道信念同時呈現於量表題目,將相互性孝道及權威性孝道分開計算,本研究目的為測量個人之孝道信念,因此以雙親為對象,在「相互性孝道分量表」與「權威性孝道分量表」皆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α 值介於.79 .91 之間。

「相互性孝道分量表」與「權威性孝道分量表」各自有 8 題,總計 16 題。作答方

式為邀請受試者進行此量表中 16 項題目,針對個人所認為的重要性進行評分,並採用

李克特式六點量表作為計分方式,「完全不認同」表示「1」分「完全認同」表示「6」分,隨數字增加表示個人越認同該題目之敘述。分量表分數愈高代表個人愈認同該孝道信念。二、信效度

Yeh Bedford2003)以 900 位臺灣大學生及 1155 位高中生進行資料分析,相互性孝道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α 值為.90,權威性孝道為.79。張沛宸(2013)針對 504 18

27 歲之臺灣大學生進行資料蒐集,測得相互性孝道之信度為.87,權威性孝道信度為.71

兩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皆>.70,代表有良好的信度。宇佩秦(2018)針對台灣 50 歲至

64 歲之中年子女進行資料分析,測得相互性孝道信念因素負荷量.56 .88,權威性孝道信念因素負荷量.53 .72,兩項分量表對雙元孝道信念量表的共同解釋變異量為 53.52%,顯示具有效度;Cronbach's α 信度係數分析,相互性孝道為.91,權威性孝道為.79,總量 表則為.86,表示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部分,根據 Yeh 等(2013)以臺灣、香港與中國人為對象探討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分量表之解釋變異量為 55.3%,相互性孝道信念之解釋變異量為 58.5%,解釋變異量皆大於 50%,達一般可接受之解釋變異量。本研究透過信度分析得相互性孝道 Cronbach's α 係數.87,權威性孝道.86,全量表.85,表示有高度的內部一致性。


肆、中國人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欲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對於目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因此採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測量個人主觀之幸福感受(Lu & Lin, 1998)。

一、作答與計分方式


此量表涵蓋正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兩項構念,並採用李克特式四點量尺作為計分方式,分別是「不如意」、「還算如意」、「相當如意」、「非常如意」,分數依序為「0」分、「1」分、「2」分、「3」分,總計 20 題。作答方式依照受試者實際情況進行評分,分數愈高代表個人心理幸福及滿意的感受愈高。

二、信效度


陸洛、高旭繁與陳芬憶(2006)調查臺灣北、中、南、東區 557 位大專生及其父母,親代與子代的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分別為.92 .93,全樣本 α 係數.92,皆有良好的信度表現。效度部分,陸洛(1998)抽取 600 18 歲至 65 歲之居住於臺灣高雄市的成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幸福感與生活滿意(認知層面)的相關係數為.52,幸福感與快樂(情緒層面)的相關係數是.48,與負向情感的相關係數為-.36,由此可知此量表效度良好。本研究之幸福感 Cronbach's α 係數.96,表示信度極佳。


第五節 研究程序


壹、研讀相關文獻並提出研究架構

與指導教授確定研究主題後,開始蒐集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背景資料,以及其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相關文獻,最後據此擬定研究架構。

貳、界定研究樣本與選用研究工具

依據研究目的選擇相關量表,並篩選適合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研究工具,包括「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孝道信念量表」、及「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同時參考量表引用程序,與原作者聯繫取得同意書。

參、進行網路問卷正式施測

透過 google 表單製作網路問卷,並於 2022 7 月底發放網路問卷進行施測,透過研究者之人際連結、PTT marriage 板、Dcard 親子板及其他相關網路平台進行問卷發放,於 8 月底收回,總計收回 452 份問卷,刪除 22 份無效問卷,包含不符合三代同堂條件、

明顯反應心向等,共得有效問卷 430 份。


肆、資料處理與分析

問卷回收後,將有效問卷資料進行編碼並輸入統計軟體 SPSS22 中文版,進行資料

統計與分析。有效問卷包括以下條件:(一)受測者須與父母/公婆同住,同時育有至少一位 18 歲以下子女;(二)受測者之年齡介於 25-55 歲,含 2555 歲;(三)受測者之作答情形無明顯反應心向。

伍、撰寫研究結果

依據資料分析與統計結果撰寫研究報告,並參考文獻探討之資料,經綜合整理與比對後統整出研究結果,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建議及反思。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總計收回 452 份網路問卷,剔除不符合有效問卷條件者,共得有效問卷 430份。研究者將問卷結果登錄 SPSS 22 版進行編碼與整理,並以 α=.05 進行相關統計考驗與分析,詳細統計方法與研究假設說明如下:


壹、描述統計


透過「平均數」、「標準差」描述分析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幸福感之情形,回應研究目的一。


貳、獨立樣本 t 檢定


運用「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性別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考驗研究假設一至三並回應研究目的二。

研究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有差異。研究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有差異。研究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幸福感有差異。

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運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個人月收入、三代同堂子女數等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考驗研究假設一至三並回應研究目的二。

研究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個人月收入、三代同堂子女數)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有差異。

研究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個人月收入、三代同堂子女數)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有差異。

研究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個人月收入、三代同堂子女數)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幸福感有差異。


肆、皮爾森積差相關


運用「皮爾森積差相關」檢視研究假設四,並回應研究目的三至五。 研究假設四: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有相關。


伍、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運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探究研究假設五,並回應研究目的六。

研究假設五: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能有效預測其幸福感。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依據問卷回收資料進行統計檢驗與分析,分析結果將分別以四節進行論述。第一節分析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現況;第二節說明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差異;第三節說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關係;第四節探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於幸福感的預測力。

第一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現況

壹、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現況分析


本研究採用 Lam Chan2015)修訂之「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C-DSI)」進行施測,題目總計 40 題,包含 11 題「情緒化反應」、10 題「我立場」、8 題「情緒截斷」、5 題「與家庭融合」、6 題「與他人融合」等五項分量表。此量表採用李克特氏六點量表,一分表示非常不正確,六分表示非常正確,二分至五分原量表並無提供敘述。自我分化量表總分之計算,除「我立場」分量表為正向計分,其餘分量表皆採用反向計分,總分愈高表示自我分化程度愈好。本研究將採用各分量表之原始分數(未反向計分)計算各分量表總分,進而分析與推論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不同分量表的呈現,例如:受測者在「與他人融合」的原始總分愈高,表示與他人融合的情形愈明顯,在壓力下傾向專注於他人的期待與需求。

如表 4-1-1 分析結果,可發現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五個分量表的平均數由高至低依序為「與家庭融合」、「我立場」、「情緒化反應」、「與他人融合」、「情緒截斷」,整體自我分化平均為 3.34SD=.60)。「與家庭融合」分量表平均數為 4.52SD=.72),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與家庭之間的融合程度偏中高,分數愈高代表個體愈重視家人的意見與想法,將父母親的期待與需求視為生活重心甚至全盤接受。「我立場」分量表平

均數為 4.41SD=.73),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表達自我的想法與價值觀的程度偏中高,分數愈高代表個體即使在壓力下仍能清楚表達與堅持自己的意見與價值觀。「情緒化反應」分量表平均數為 3.94SD=.89),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面對外在刺激時情緒化的程度偏向中等,分數愈高表示個體愈困難在他人的情緒影響下保持冷靜,容易以「感覺」來做決定而非理性的「思考」。「與他人融合」分量表平均數為 3.65SD=1.01),顯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壓力下專注於他人需求與期待的程度偏向中等,分數愈高表示個體愈將他人的需求與期待視為重心。「情緒截斷」分量表平均數為 3.60SD=.92),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以冷漠、疏離甚至逃避的方式逃脫原生家庭的連結,其程度偏中等,分數愈高表示個體愈傾向以身體或情感的距離來截斷關係但並不會結束情感。

本研究結果之平均數與 Lam Chan2015)針對香港 25 歲以上成年人進行「自我分化量表中文版(C-DSI)」施測之平均數相近,「與家庭融合」平均數 2.77 分、「我立

場」平均數 4.15 分、「情緒化反應」平均數 3.45 分、「與他人融合」平均數 3.83 分、

「情緒截斷」平均數 3.87 分,總量表平均數為 3.68 分。


貳、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孝道信念現況分析


本研究採用 Yeh Bedford2003)所編製的「雙元孝道信念量表」作為測驗工具,包含「權威性孝道」與「相互性孝道」兩個向度。該量表採用李克特氏 6 點量表,1 分表示完全不重要,2 分表示相當不重要,3 分表示有點不重要,4 分表示有點重要,5 分表示相當重要,6 分表示完全重要,全量表無反向計分題。相互性孝道(8 題)總分愈高表示個體持有「相互性孝道信念」的程度愈高,反之愈低;權威性孝道(8 題)總分愈高表示個體持有「權威性孝道信念」的程度愈高,反之愈低。

如表 4-1-1 所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相互性孝道」平均數為 5.16SD=.70),高於「權威性孝道」平均數 3.39SD=.96),整體孝道信念平均數為 4.28SD=.65)。以量表中位數為 3.5 分更進一步觀察,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認為「相互性孝道」的重要程度偏高,介於「相當重要(5 分)」與「完全重要(6 分)」之間,即認為與父母之間的

情感連結、主動付出關心是相當重要的,如同量表題目所述:「多留心父母親的身體健康」、「多與父母親交談,以瞭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權威性孝道」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的重要程度則為中間略低,介於「有點不重要(3 分)」與「有點重要(4 分)」之間,顯示出子女壓抑自身感受與需求來順從父母親期待的情形已逐漸減少,量表題目所述「當自己與父母親意見不合時,要順從父母親的意見」、「為了順從父母親,可以不守對朋友的諾言」等權威性孝道信念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略偏向不重要。本研究與宇佩秦(2018)、郭鈞揚(2015)針對中老年人之孝道信念之平均數相近。


4-1- 1 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題平均數

題標準差

題數

整體自我分化

3.34

.60

40

情緒化反應

3.94

.89

11

我立場

4.41

.73

10

情緒截斷

3.60

.92

8

與家庭融合

4.52

.72

5

與他人融合

3.65

1.01

6

整體孝道信念

4.28

.65

16

相互性孝道

5.16

.70

8

權威性孝道

3.39

.96

8

主觀幸福感

1.47

.57

20

註:N=430

參、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幸福感現況分析


本研究採用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總題數 20 題,每題以四點量尺進行計分(0 3 分),全量表無反向計分題,總分愈高表示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愈佳。如表 4-1-1 所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主觀幸福感平均數為 1.47SD=.57),若以中間值 1.5 進行分析,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主觀幸福感中間些微偏低。本研究與陸洛、高旭繁與陳芬憶(2003)中年父母之幸福感平均數相近。


第二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不同背景變項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使用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重回應交叉表進行分析,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個人月收入、三代同堂 18 歲以下子女數。


一、性別


如表 4-2-1 所示,本研究發現不同生理性別在我立場分量表達顯著差異,男性的我 立場程度高於女性,與梅瑋紘(2022)之研究結果相符但與陳秀芬(2022)、Skowron Dend (2004)之研究結果不同。後者二項研究發現不同生理性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 我分化總分無顯著差異,但也有其他研究發現男性之我立場、與家庭融合分量表皆高於 女性(梅瑋紘,2022;劉紀谷,2008)。針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尚未有相關研究,由此可 知不同性別在自我分化五項分量表是否有顯著差異尚無定論,加上王鑾襄、賈紅鶯(2013)提出不同性別在自我分化程度的差異會受到文化及社會脈絡影響以及個體對於不同性 別角色的認同,都會使個體的自我分化程度呈現不一致的結果。

在孝道信念量表部分,研究結果顯示生理男性在整體孝道信念與權威性孝道顯著高於生理女性,但張沛綺(2013)、梅瑋紘(2022)之研究結果指出不同性別在僅有在相互性孝道信念上達顯著差異,女性顯著高於男性,也有其他研究發現孝道信念各向度並未因性別而有所不同(宇佩秦,2018;郭鈞揚,2015)。與本研究對象最相近之研究為宇佩秦(2018),該研究指出隨著時代改變,不論是中年男性或女性對於相互性孝道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權威性孝道的重要性則逐漸減少。再更進一步探討性別與相互性及權威性孝道,葉光輝(1997)指出男性的相互性孝道信念高於女性,反映出男性相較於女性更重視宗教與親情報恩的價值觀,與前述張沛綺(2013)、梅瑋紘(2022)之研究結果不同,可見不同性別在孝道信念的差異尚未有一致的論點。此外,Yeh Bedford (2003)主張相互性孝道的概念較偏向平權開放、重視個人情感,權威性孝道則較偏向男性優越、權威順從,研究者推論本研究結果男性的權威性孝道高於女性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加上與上一代的長輩同住,重視傳統權威、支配性的孝道信念就比較容易展現在三代同堂中年男性身上。

最後,在幸福感量表的部分,不同生理性別在幸福感上並無顯著差異。與陳秀芬

2022)男性幸福感顯著高於女性不同,也有研究指出女性幸福感高於男性(陳柯玫、龔茱涵,2022;陸洛,1998Argyle, 1987)。陳柯玫、龔茱涵(2022)指出不同性別的幸福感受到社會支持的影響,女性的情感支持愈高,其幸福感高於男性。彭錦鵬、李俊達(2014)提出隨著性別平權的意識提升,現代的女性與男性都需要面對工作及家庭壓力,兩性的社會支持也無法清楚的界定。綜合上述研究,不同性別的幸福感是否有差異會隨著不同社會脈絡而有不同,因此尚未有一致的定論。

4-2- 1 性別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 t 考驗摘要表


依變項

男性

(N=182)

女性

(N=248)



t


p


M

SD

M

SD



整體自我分化

3.35

.61

3.33

.60

.20

.84

情緒化反應

3.93

.90

3.96

.89

-.30

.76

我立場

4.61

.63

4.26

.76

5.15**

.00

情緒截斷

3.69

.93

3.53

.89

1.83

.68

與家庭融合

4.53

.74

4.50

.70

.38

.70

與他人融合

3.72

1.03

3.60

.99

1.27

.20

整體孝道信念

4.42

.69

4.17

.59

4.11**

.00

相互性孝道信念

5.20

.68

5.13

.70

1.05

.29

權威性孝道信念

3.64

1.00

3.20

.88

4.69**

.00

幸福感

1.50

.60

1.44

.55

1.02

.31

**p<.01


二、年齡


如表 4-2-2,不同年齡層之整體自我分化達到顯著差異(p<.05),41-55 歲之平均數高於 25-40 歲,表示 40 歲以上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整體自我分化程度較高。再更進一

步探討自我分化各分量表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發現情緒化反應、與他人融合皆以 25-40歲之平均數較高。王鑾襄、賈紅鶯(2013)指出自我分化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升,但仍會受到教育程度、社經地位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可見不同年齡在自我分化的差異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研究者推論,41 歲至 55 歲之中年世代,該族群之自我分化程度大多已維持在一定的狀態,除非個體開始覺察、提升自我分化程度,也需考量不同三代同堂家庭的代間關係、婚姻關係以及親子關係對個體的影響(劉玉玲,2021)。

孝道信念量表部分,41-55 歲之整體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信念之平均數皆高於 25-

40 歲,而相互性孝道信念並無顯著不同,與郭鈞揚(2015)之研究結果不同,該研究指

出不同年齡與孝道信念全量表皆達顯著差異,年齡愈大中老年人相互性孝道信念愈低、權威性孝道信念則愈高。葉光輝(1997)也指出低年齡層的相互性孝道高於高年齡層,反映出子女對於父母的依賴與親子之情。依據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對於成年人的主張,40 歲至 64 歲為成年人中期,生活中重要的關係是家庭成員以及工作夥伴,當步入成年中期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其權威性孝道信念較高的原因有可能是受到教育、社會文化變遷的影響(葉光輝,19972009a),使得 40 歲以上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與 40以下的受測者在權威性孝道上有顯著的不同。此外,多數研究指出不同年齡在孝道信念上有所差異(郭鈞揚,2015;葉光輝,1997;葉光輝,2009b),且針對相互性孝道的部分,楊國樞等(1989)主張不同年齡層的孝道信念需要考量個體所處的情境,兒童、青少年階段尚未育有子女,孝順父母親是生活中主要的目標,成年後生活目標則會被分散,孝順父母親已不再是主要的生活目標。

最後,雖然不同年齡層在幸福感量表並無顯著差異,與宇佩秦(2018)研究結果相同。但更細部觀察其平均數發現,40 歲以上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平均數高於 40歲以下者,陸洛(1998)、Lu (2001)主張幸福感是變動的歷程,年齡與幸福感尚未有一致的結論,年齡代表的是個人的生命階段與生活型態,且易受到個別事件影響情緒狀態,加上不同年齡層提升幸福感的因子不同,使年齡與幸福感仍須更進一步的探討才能更了解其中的差異。

4-2- 2 年齡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依變項

25-40

(N=285)

41-55

(N=145)



F


p


M

SD

M

SD



整體自我分化

3.39

.60

3.53

.58

5.33*

.02

情緒化反應

4.01

.89

3.80

.88

5.56**

.01

我立場

4.37

.71

4.49

.75

2.57

.11

情緒截斷

3.59

.96

3.60

.82

.00

.94

與家庭融合

4.51

.68

4.51

.79

.00

1.00

與他人融合

3.77

.99

3.42

.99

11.66**

.00

整體孝道信念

4.22

.64

4.38

.64

6.63**

.01

相互性孝道信念

5.13

.66

5.22

.75

1.68

.19

權威性孝道信念

3.31

.97

3.55

.89

6.34**

.01

幸福感

1.44

.57

1.51

.55

1.33

.25

* p<.05**p<.01


三、教育程度


如表 4-2-3,自我分化量表部分,不同教育程度在整體自我分化、情緒化反應及我立場向度皆達到顯著差異。採用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教育程度為碩博士之整體自我分化高於大學/大專,F 值為 4.94p<.01;教育程度為大學/大專者,其情緒化反應高於碩博士 F 值為 4.40p<.05;我立場則是國中高於大學,F 值為 4.22p<.05。高教育程度者的整體自我分化高於低教育程度者,與杜羽婷(2021)提出的研究結果相似。王鑾襄、賈紅鶯(2013)研究指出個體自我分化程度與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教養方式、社經地位而有所差異,但也會因個體重視關係的程度以及追求獨立的程度而有所不同,研究者推論,雖然自我分化程度與原生家庭的因素相關,但由此研究結果發現,隨著教育程度的提升,個體對於自我的覺察能力也會相對較高,進而在關係中展現更佳的自我分化能力,但此論點仍需未來更多研究進行探討與驗證。

在孝道信念量表中,不同教育程度在整體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信念上的變異數分析有顯著差異,使用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國高中學歷的整體孝道信念高於大學及碩博士,權威性孝道則未達顯著。結果與宇佩秦(2018)的研究結果不同,該研究指出孝道信念並不會因教育程度而有所差異。葉光輝(1997)則指出教育程度高比教育程度低者更重視相互性孝道,並認為權威性孝道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力已逐漸減弱,不論教育程度高低,孝道信念的重視程度已減弱為中等。研究者推測權威性孝道沒有達到顯著的原因可能如同葉光輝(1997)所述,隨著社會變遷,權威性孝道的影響已逐漸減弱,因此不同教育程度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權威性孝道信念沒有太多的差異性。

在幸福感量表的部分,碩博士的幸福感顯著高於大學,F 值為 3.06p<.05。與陳秀芬(2022)的研究結果相同,該研究指出碩士畢業者顯著高於大學畢業者,高學歷者的幸福感較高。與宇佩秦(2018)的研究結果不同,該研究指出不同教育程度的中年世代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學歷專科大學中年世代的幸福感顯著高於研究所以上的中年世代。陸洛(1998)指出隨著社會變遷,競爭力提高,高學歷反而幸福感會降低。劉翊婕

2019)之研究結果不相同。由此發現不同教育程度與幸福感之差異仍沒有一致的結論。

image

4-2- 3 教育程度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依變項

國高中

(N=65)

大學/大專

(N=296)

碩博士

(N=69)


F


事後比較


M

SD

M

SD

M

SD



整體自我分化

3.45

.66

3.38

.58

3.63

.55

4.94**

>

情緒化反應

3.97

.94

4.00

.87

3.65

.87

4.40*

>

我立場

4.60

.67

4.34

.74

4.51

.67

4.22*

>

情緒截斷

3.61

.92

3.64

.92

3.38

.84

2.27


與家庭融合

4.59

.83

4.53

.67

4.39

.82

1.34


與他人融合

3.69

1.16

3.69

.98

3.43

.91

1.89


整體孝道信念

4.51

.57

4.23

.63

4.21

.71

5.13**

>大國>

相互性孝道信念

5.35

.56

5.12

.70

5.15

.73

3.00


權威性孝道信念

3.66

.94

3.35

.94

3.28

.99

3.32*

n.s

幸福感

1.47

.57

1.42

.53

1.61

.66

3.06*

>

*p<.05**p<.01


四、工作狀況


依據表 4-2-4,不同工作狀況在整體自我分化及各分量表皆無顯著差異,與陳秀芬

2022)結果相似,但與杜羽婷(2021)的研究不同,該研究提出有全職工作的自我分化程度較高。賴書眉(2020)指出有無工作在情緒化反應、與他人融合分量表有顯著差異,有工作者的情緒化反應、與他人融合向度皆低於無就業者。研究者推論,不同工作狀況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自我分化程度沒有顯著差異也可能是來自於樣本上的影響,由於多數受測者都有全職工作進而影響分析結果。

孝道信念的部分,不同工作狀況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整體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上有顯著差異,進行事後比較發現有全職工作、無就業的受測者,整體孝道信念高於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者;有全職、兼職工作、無就業的受測者,權威性孝道信念

高於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者。葉光輝、楊國樞(2008)指出當個體面臨孝道困境時,若個體對滿足父母需求的重視程度越高、對達成個人目標的重視程度越低,越容易採取自我犧牲模式來因應;反之,個體越不重視父母的需求,個體則可能依照事情的急迫程度來選擇逃避或是採取個人最有利的方式來因應。反觀本研究結果,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者的整體或權威性孝道最低,此部分與葉光輝、楊國樞(2008)的主張不一致,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因為研究樣本數集中於有全職工作者,進而導致結果不一致,待未來研究更進一步驗證。

在幸福感量表的部分, F 值為.87p>.05),顯示不同工作情形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幸福感上無顯著差異,但在不同工作情形中無就業者的幸福感平均數最低(M=1.26),與林旗德(2010)的研究結果相似,該研究指出不同工作情形在幸福感上有顯著不同,無工作者的幸福感低於有全職、兼職工作以及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者。陸洛

1998)指出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其實需要考量個人所處的環境、生活事件,以及個人的資源及限制綜合探討才能更準確地描述個體的幸福感,針對無工作者的幸福感偏低的情形,研究者推論可能是來自於上述因素的影響。

image

4-2- 4 工作狀況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依變項

全職

(N=364)

兼職

(N=36)

無就業

(N=15)

因家人辭職

事後


M

SD

M

SD

M

SD

M

SD

比較

整體自我分化

3.33

.59

3.33

.66

3.17

.75

3.55

.55

.98

情緒化反應

3.95

.86

3.80

.97

4.13

1.32

3.81

.86

.67

我立場

4.43

.73

4.26

.68

4.60

.80

4.11

.56

1.73

情緒截斷

3.59

.89

3.71

.96

3.96

1.08

3.10

.98

2.50

與家庭融合

4.54

.71

4.36

.71

4.72

.67

4.09

.79

2.86* n.s

與他人融合

3.64

.99

3.74

1.16

3.91

1.20

3.36

.76

.82

整體孝道信念

4.29

.65

4.27

.49

4.52

.71

3.76

.70

>

4.08**

>

相互性孝道信念

5.19

.68

4.89

.68

5.30

.57

4.86

.86

3.22* n.s


權威性孝道信念


3.38


.94


3.64


.95


3.73


1.05


2.65


.75

>

4.56** >

>

幸福感

1.48

.57

1.47

.55

1.26

.61

1.37

.64

.87

(N=15) F


*p<.05**p<.01


五、個人月收入


根據表 4-2-5 的結果,自我分化量表的部分,不同個人月收入在整體自我分化、我

立場分量表皆達到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結果為:月收入 6 萬元以上>未滿 3 萬元;6 萬元

以上>3 ~未滿 6 萬元。情緒化反應分量表則是 3 ~未滿 6 萬元高於月收入 6 萬元以上。依據上述研究結果,發現個人月收入較高者,其自我分化程度也較高。賴書眉(2020)的研究則發現家庭月收入 10 萬以上的母親,其自我分化程度高於家庭月收入 5 萬元以下。與杜羽婷(2021)的研究結果不同,該研究指出自我分化程度與個人收入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不同收入情形在不同研究尚未有一致的結論。

孝道信念部分,相互性孝道分量表之 F 值為 6.38p<.01),經 s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後發現 3 ~未滿 6 萬元>未滿 3 萬元;6 萬以上>未滿 3 萬元。此情形與葉光輝、楊國樞(2008)的研究發現相同,該研究提出高個人與家庭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更重視相互性孝道信念。研究者推測,隨著個人月收入提升,子女對於生活開銷的壓力也會減輕,因此子女也更願意以金錢來回報父母親的養育之恩。

幸福感量表部分,幸福感 F 值為 6.04p<.01),事後比較結果為:月收入 6 萬元以上>未滿 3 萬元。隨著個人月收入提升,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也有隨之提高的趨

勢,結果與林旗德(2010)的結果相近,該研究指出家庭月收入 2 5 千元以上的幸福

感高於家庭月收入 2 5 千元以下者。

image

4-2- 5 個人月收入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依變項

A (N=94)


B (N=251)


C (N=85)


F


事後比較


M

SD

M

SD

M

SD


整體自我分化

3.40

.64

3.38

.56

3.63

.60

6.29**

C>A

C>B

情緒化反應

3.94

.98

4.02

.83

3.69

.93

4.30**

B>C


我立場


4.25


.76


4.37


.72


4.68


.63

8.79***

C>A C>B

情緒截斷

3.62

.97

3.65

.87

3.41

.98

2.10


與家庭融合

4.40

.82

4.55

.67

4.54

.74

1.63


與他人融合

3.71

1.05

3.70

.97

3.43

1.02

2.53


整體孝道信念

4.20

.67

4.30

.61

4.27

.69

.96



相互孝道信念


4.93


.91


5.21


.60


5.25


.64

6.38**

B>A C>A

權威孝道信念

3.45

.94

3.39

.93

3.30

1.05

.62


幸福感

1.33

.56

1.46

.55

1.62

.58

6.04**

C>A

註:A 為未滿 3 萬元;B 3 ~未滿 6 萬元;C 6 萬以上

*p<.05**p<.01

六、三代同堂 18 歲以下子女數


研究者將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育有 18 歲以下子女數進行統計,依據表 4-2-6,針對自我分化量表部分,整體自我分化、情緒截斷及與他人融合等分量表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達到顯著,但使用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整體自我分化、與他人融合未達顯著,只有情緒截斷有差異:育有 1 位子女>育有 2 位子女。

在孝道信念部分,育有不同子女數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整體孝道信念及權威性孝道分量表上無顯著差異,只有在相互性孝道信念上有不同,事後比較結果為:有 2 位子

>1 位子女。但更進一步從表 4-2-6 當中可發現,相互性孝道的平均數高於整體孝道、權威性孝道信念,並且隨著養育的子女數越多,相互性孝道的平均值越高。研究者推論,養育子女的同時,中年世代開始能體會到身為父母親愛護子女的心境,也會對子女有所期待,其中也可能包含期許子女未來能夠孝順、照顧父母親,養育的子女數越多,相對也會需要中年世代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因而重視相互性孝道甚於他者。

最後,在幸福感量表的結果中,F 值為 2.88p>.05),顯示育有不同子女數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幸福感上無顯著差異。養育的子女數越多,中年世代可能在投入養兒育女的時間、壓力會增加,但也會因子女的年齡而有所不同,有時子女可以協助照顧更幼小的子女,因此研究者推論對本研究受測者而言,幸福感可能會因個人所處環境及子女年齡而有更複雜的影響。

image

4-2- 6 三代同堂子女數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差異摘要表


依變項

1

(N=257)

2

(N=139)

3 位以上

(N=33)


F

事後比較


M

SD

M

SD

M

SD


整體自我分化

3.37

.60

3.52

.54

3.52

.71

3.05*

n.s

情緒化反應

4.00

.88

3.85

.86

3.88

1.06

1.27


我立場

4.38

.75

4.44

.68

4.54

.76

.87


情緒截斷

3.69

.94

3.42

.83

3.58

.91

4.15*

1>2

與家庭融合

4.50

.72

4.54

.73

4.54

.70

.15


與他人融合

3.76

.99

3.50

.93

3.39

1.27

4.17*

n.s

整體孝道信念

4.27

.65

4.25

.62

4.36

.64

.33


相互性孝道信念

5.08

.73

5.27

.62

5.30

.60

4.20*

2>1

權威性孝道信念

3.46

.96

3.24

.93

3.41

.95

2.52


幸福感

1.41

.57

1.53

.55

1.58

.56

2.88


*p<.05**p<.01


第三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情形

本節主要以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並說明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情形,首先討論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之相關情形,其次討論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最後討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

壹、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之相關

如表 4-3-1 所示,「整體自我分化」與「權威性孝道信念」達到顯著負相關(r-.361p.01),與「整體孝道信念」呈現低度負相關(r-.269p.01)。自我分化僅「我立場」、「與家庭融合」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達顯著正相關,自我分化各分量表在

「權威性孝道信念」呈現低度至中度正相關,相關係數介於.23 .50;在「整體孝道信念」呈現低度至中度正相關,相關係數介於.26 .55

更進一步細看自我分化各向度與相互性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信念的相關情形。「情緒化反應」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無顯著相關(r.075p.05),與「權威性孝道」達低度正相關(r.293p.01);「我立場」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呈現中度正相關(r.399p.01),與「權威性孝道」達顯著正相關(r.230p.01);「情緒截斷」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無顯著相關(r-.015p.05),與「權威性孝道」達顯著負相關(r.490p.01);「與家庭融合」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呈現正相關(r

.535p.01),與「權威性孝道」達顯著正相關(r.351p.01);「與他人融合」分量表與「相互性孝道」無顯著相關(r.064p.05),與「權威性孝道」達顯著正相關(r.420p.01)。

根據上述結果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重視權威性孝道的程度就愈低。「情緒截斷」在「權威性孝道」量表中的相關係數最高,顯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情緒截斷以及權威性孝道之間有顯著正相關,採取情緒截斷策略的程度愈高,權威性孝道的重要性愈高。「與家庭融合」雖然在孝道信念三個向度皆達到顯著相關,但已

「相互性孝道」、「整體孝道信念」的相關係數最高,研究者推測當個體以家人的想法和需求為優先考量時,其孝道信念主要以相互性孝道為主要,與葉光輝(2009b)提倡

「親親原則」不謀而合。自我分化與相互性孝道僅有兩向度顯著,而權威性孝道則全部達顯著相關,可能顯示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自我分化程度與權威性孝道信念的相關程度較高,推測個體自我分化的程度與相互性孝道提倡的「尊親懇親」較無關聯,而是與權威性孝道信念的核心「抑己順親」、「尊親榮親」的內涵較有關連。

梅瑋紘(2022)之研究結果為「整體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全量表皆呈現顯著負相關,但本研究「整體自我分化」與「權威性孝道」、「整體孝道信念」達顯著負相關,與「相互性孝道」則無相關,與該研究結果些微不同,研究者推測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相互性孝道強調親子間自然、自發的情感連結和自我分化並不會相互影響,反而是權威性的被要求要盡孝道才會讓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覺得自己的自主性受到拉扯,與葉

光輝(2009b)針對孝道的研究結果相符。張沛綺(2013)之研究發現親職化與權威性孝道信念呈正相關,表示權威性孝道信念愈高,個體親職化程度愈高,整體自我分化則愈低,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自我分化程度與孝道信念緊密相關,當個體的整體自我分化愈高,受到權威性孝道的影響也就愈低,如同 Bowen 自我分化理論的觀點—個體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愈能夠在關係中保有獨立與親近的平衡。此外,本研究發現我立場程度越高,不論是在重視親子間自然情感的相互性孝道或是重視權力、階級的權威性孝道,皆呈現正相關,但與梅瑋紘(2022)的研究結果不同,該研究指出成年人我立場程度愈高,權威性孝道信念的重視程度愈低,因此研究者認為此部分尚未有一致的定論,研究者認為可列為未來研究的方向之一。綜合上述,研究假設 4-1 獲得支持,即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4-3- 1 自我分化與孝道信念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相互性孝道

權威性孝道

整體孝道信念

情緒化反應

.075

.293**

.258**

我立場

.399**

.230**

.386**

情緒截斷

-.015

.490**

.355**

與家庭融合

.535**

.351**

.549**

與他人融合

.064

.420**

.347**

整體自我分化

-.001

-.361**

-.269**

**p<.01

貳、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

如表 4-3-2 所示,「整體自我分化」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r.348p.01),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程度愈高,幸福感也愈高。自我分化分量表除了與家庭融合沒有顯著相關性,其餘分量表皆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係數介於.21 .37

「與家庭融合」向度與幸福感無相關,自我分化其餘向度皆與幸福感有相關,與陳秀芬(2022)之研究發現「與家庭融合」向度與幸福感有低度正相關的結果不同。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專注於家人或是家庭的期待或需求時,與幸福感沒有明顯的關聯性,專注於家庭的需要、關愛家人的需求未必能使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感到幸福。

「與他人融合」向度與幸福感則呈現低度負相關(r-.210p.01),此向度著重於與朋友、同學等非家人者的融合情形,本研究結果發現三代同堂中年世代重視他人需求或意見的程度越高,個體越感到不幸福。「情緒化反應」向度是指當關係中有摩擦時個體的情緒化反應程度,在本研究的結果當中,情緒化反應與幸福感呈現顯著負相關(r

-.293p.01),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情緒化反應程度愈高,幸福感愈低。上述研 究結果皆與 Bowen 自我分化的觀點一致,在關係中過度融合導致自我分化程度降低,也 會使個體難以在獨立自主與親密連結之間維持平衡,進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幸福感。

此外,「我立場」向度指個體在壓力下仍能堅定自己的想法,此向度之相關係數較其他向度高(r.368p.01),研究者推測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若能夠在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家庭型態中堅定自己的想法與立場,同時沒有帶來關係的損害,如同 Yeh Yang 2006)所提出「雙元自主模型」的觀點,包含對抗外在限制來達到獨立的自我認同的「個體化自主」以及強調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關係自主」兩個層面。研究者推測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因與家人同住,家人之間關係和諧自然成為首要之務,因此關係自主性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

採取「情緒截斷」的個體,在關係中感到焦慮與壓力時傾向透過與他人保持心理或身體上的距離來逃避問題。研究者推論當個體對於關係中的問題感到無力時,會以保持距離的方式來維持家庭中的穩定與和諧,華人社會不喜爭吵,有時個體會選擇壓抑自己

的想法或需求來換取關係中的和平,特別是對婚姻中的女性而言,壓抑、委屈是常有的感受(劉玉玲,2015)。此向度與幸福感呈現低度負相關,顯示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關係中採取冷漠、疏離的策略,但其幸福感反而會降低。杜羽婷(2021)指出,個體與家人關係親密的同時又會擔心失去自主性,有時面對關係中的問題時擔心談論反而會更糟糕,因此選擇逃避、疏離,但關係中的問題仍然存在,個體的幸福感也會隨著問題影響而減低。

本研究整體自我分化與幸福感呈現顯著相關,簡以涵(2020)研究指出身心健康與幸福感有顯著關聯,石芳萌(2010)提及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有顯著相關。陳秀芬(2022)、黃慧玲(2011)皆提出自我分化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綜合上述,研究假設 4-2獲得支持,即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4-3- 2 自我分化與幸福感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情緒化反應


我立場


情緒截斷


與家庭融合


與他人融合

整體

自我分化

幸福感

-.293**

.368**

-.210**

.026

-.210**

.348**

**p<.01


參、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

根據表 4-3-3 所示,相互性孝道、權威性孝道及整體孝道信念皆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相關係數介於.12 .18 之間,表示個體愈重視孝道信念,幸福感愈高。

宇佩秦(2018)之研究發現中年人之孝道信念總分及各分量表與幸福感無相關。郭鈞揚(2015)提出中老年人之相互性孝道信念愈高,權威性孝道信念愈低,幸福感愈高。張沛綺(2015)表示大學生之相互性孝道信念與權威性孝道信念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從本研究結果看來,孝道信念總分及各分量表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表示相互性孝道、權威性孝道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影響並不大,但仍有其重要性。

更細部來看孝道信念各分量表之相關係數,由高至低依序為整體孝道信念(r.184p.01)、相互性孝道信念(r.181p.01)以及權威性孝道信念(r.117p.01)。研究者認為本研究對象為育有 18 歲以下子女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需要兼顧養育子女與工作,因此有時會將子女託付給父母/公婆協助照顧,以利維持整個家庭的經濟或是追求個人的自我實現。再者,當家庭中出現緊急事件時,父母/公婆能提供即時的支援。中年世代也為了要回報父母/公婆正向的代間支持以及資源的提供,以金錢、勞務或是情感支持回饋。使得代間的情感連結愈高,中年世代的生活福祉愈佳,符合相互性孝道「尊親懇親」的原則(陳小英、周麗端,2018;林如萍、黃秋華,2017;葉光輝,2009bChu & Yu, 2009)。

華人社會以「家庭」為根本,強調和諧與互相依賴的關係,亦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提倡孝道,其中權威性孝道強調父母與子女的上下階級關係以及順從,也有研究發現子女的權威性孝道信念與提供老年父母家務協助有正向影響,在金錢、情感支持層面則無。另外,對已婚女性而言,權威性孝道強調階級地位以及社會角色,媳婦與婆家的代間交換與情感支持是源自於權威性孝道(陳小英等人,2018;陸洛等人,2006;葉光輝,2009bYeh, 2003)。

綜合上述,不論是相互性孝道或是權威性孝道,對台灣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皆是重要的孝道價值,對個人幸福感仍有助益。故研究假設 4-3 獲得支持,即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4-3- 3 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相互性孝道

權威性孝道

整體孝道信念

幸福感

.181**

.117**

.184**

**p<.01

第四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預測分析

根據第三節相關結果,整體自我分化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孝道系信念與幸福感亦呈現正相關。本節採用多元逐步迴歸,更進一步分析自我分化(情緒化反應、我立場、情緒截斷、與家庭融合、與他人融合)及孝道信念(相互性孝道、權威性孝道)等七個向度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

根據表 4-4-1 所示,自我分化量表當中的我立場、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分量表對幸福感有顯著預測力,孝道信念量表則是以整體孝道信念對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效果。我立場對幸福感的解釋力為 13.5%t 值為 6.451p<.001),F 值為 66.875p<.001);情緒化反應之解釋力為 7.2%t 值為-3.440p<.001),F 值為 38.656p<.001);整體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解釋力為 1.8%t 值為 3.691p<.001),F 值為 10.108p<.01);情緒截斷之解釋力則為 1.5%t 值為-2.928p<.01),F 值為 8.570p<.01)。

更進一步分析標準化迴歸係數,我立場(β=.304)、整體孝道信念(β=.181)為正值,情緒化反應(β=-.202)、情緒截斷(β=-.174)則為負值,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我立場、整體孝道信念得分愈高時,幸福感分數也會愈高,反之,在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得分愈高時,幸福感分數愈低。

李岳庭(2018)指出華人家庭中追求獨立自主的同時也可能因為沒有達到父母或家人的期待而感到焦慮,因此在華人文化的脈絡下,提升個體的自我分化程度並非唯一的目標,此外,Chung Gale (2006)也提出提升自我分化程度是美國人與韓國人共同的核心目標,但對韓國人而言受關係融合、影響仍是集體主義社會重視的價值。上述研究反映出在華人文化下,自我分化與華人文化重視的孝道價值觀並非獨立互斥的概念,而是相互交織的,同時也為生命帶來更豐厚的層次,也呼應本研究針對幸福感的預測結果

—我立場與整體孝道信念皆能正向預測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幸福感。依據本研究我立場以及整體孝道信念的解釋力,我立場(13.5%)對幸福感的解釋力明顯高於整體孝道信

念(1.8%),研究者由此推論對於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追求幸福感而言,提升個體的我立場程度優於提升整體孝道信念,但孝道信念仍是預測幸福感的重要因子。

我立場的程度愈高,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與家庭融合以及與他人融合的程度愈低,個體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而個體的整體自我分化程度愈高,幸福感的分數也愈高

(陳秀芬,2022Bowen, 1978; Lam & Chan, 2015)。本研究結果發現,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關係中出現摩擦、爭執時的情緒化反應愈高,在關係中愈表現出冷漠、疏離,其幸福感愈低。更進一步觀察解釋力,情緒化反應(7.2%)高於情緒截斷(1.5%),研究者由此推測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相較於面對關係展現出冷漠、疏離,反而是在關係中出現爭吵時所產生的情緒化反應程度越高,個體的幸福感越低。

因此研究假設 5-1「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能有效預測其幸福感」獲得支持;研究假設 5-2「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孝道信念能有效預測其幸福感」獲得支持。


4-4- 1 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對幸福感之多元迴歸分析表

變項

R2

R2

F

原始 β

標準化 β

t

我立場

.135

.135

66.875***

.236

.304

6.451***

情緒化反應

.207

.072

38.656***

-.128

-.202

-3.440***

整體孝道信念

.225

.018

10.108**

.010

.181

3.691***

情緒截斷

.241

.015

8.570**

-.108

-.174

-2.928**

**p<.01***p<.00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章將研究結果與討論進行整理,並依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限制與建議,本章包括第一節研究結論,第二節研究限制以及第三節研究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一、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現況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整體自我分化題平均數中間偏低,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整體而言的自我分化程度屬於低度至中度分化。在自我分化分量表中,與家庭融合題平均數略高於我立場題平均數,且與家庭融合的分數偏高,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面對家庭相關議題或壓力時,較難堅持自我的意見與需求。本研究對象為與父母/公婆及子女同住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的物理距離非常緊密,彼此的生活圈緊緊相扣,若家庭中有衝突或是意外事件發生,必然會影響同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員,因此呼應了與家庭融合分數偏高的情形,要從家庭與個人之間完全分離其實是不可能的,加上台灣文化仍重視家族主義甚於個人主義,很多時候會為了維持家庭當中的人際和諧,而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處事態度,但可能忽略個人內在的感受與需求,反映在我立場分數較低的情形。因此,全然的獨立自主或是親密依賴,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皆不會是良好、有彈性的分化。

在孝道信念量表中,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整體孝道信念偏高,而相互性孝道信念題平均偏高且高於權威性孝道,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認為孝道仍是重要信念,看重親子關係中自然互動下的親密情感大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威的制度。由此結果觀察到隨著世代的變遷,權威性孝道所提倡的「抑己順親」、「護親榮親」等非自願性的孝道價值觀已經逐漸減弱,反而是相互性孝道所提倡的「奉養祭祀」、「尊親懇親」等自發性的孝道越來越受重視,即使是與父母/公婆上一代的長輩同住,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仍重視親子間的情感連結高於世代間的權利階級。

最後,幸福感題平均中間略低,表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對於生活滿意度仍有一定程度的幸福感,即使面對生活中四面八方的壓力,包括工作、養育第三代子女、協助父母

/公婆的健康狀況等,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仍能看見生活中那些帶來幸福、快樂的生活點滴。


二、 不同背景變項在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差異


基本資料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情形、個人月收入以及養育子女數。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部分,生理男性比起生理女性較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若當家庭中發生衝突時,男性比較能夠拒絕其他家人提出的要求。另外,高學歷者的整體 自我分化碩博士學歷高於大學學歷,情緒化反應分量表呈現大學學歷的分化程度低於碩博士學歷,但特別的是在我立場分量表當中,國中學歷的我立場程度高於大學學歷。因 此,研究者推測可能是本研究所蒐集到的樣本在國中學歷與碩博士學歷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無法判斷國中與碩博士的結果。從整體自我分化的角度切入探討,教育程度愈高,對於個體提升自我分化程度其實是有助益的,當個體透過接受教育了解到更多層面的知 識,進而能夠對於所處環境或內在有更深入的覺察與理解,此時個體便能夠將選擇權回到自己的身上,進而做到課題分離,提升與他人的分化程度。

孝道信念部分,生理男性之整體孝道、權威性孝道信念高於生理女性,反映出華人的孝道文化仍然是以父權主義為根本,三代同堂中年男性仍重視自己在家庭當中的權威性,認同權威性孝道所提倡的順從權威、榮耀家族等價值。此外,研究者假定個體因重視父母的照顧需求而選擇離職,其孝道信念應該為最高,但研究結果卻顯示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者在重視整體孝道信念、權威性孝道信念的程度卻是最低,此情形本研究尚未找到合適的解釋方向,待未來研究深入探討。

幸福感部分只有在教育程度及個人月收入等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碩博士的幸福感高於大學學歷,個人月收入 6 萬以上的幸福感高於個人月收入未滿 3 萬。由此可以推測教育程度與收入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可能會是影響幸福感的主要背景因素。

三、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


(一)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整體自我分化與整體孝道信念呈現低度正相關。

整體自我分化與整體孝道信念呈現低度負相關,由於負相關的強度不高,表示獨立自主的程度愈高,對於孝道信念也不至於會太低,研究者推測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追求個人目標與獨立自主的同時,也不會全然捨棄孝道的核心價值,因此兩者並非全然兩極的概念。

(二)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整體自我分化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自我分化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除了追求獨立自主之外,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正向情感、相互扶持等社會支持的因子,其實也能夠為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帶來幸福感,因此自我分化與幸福感的相關強度不高。

(三)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整體孝道信念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

雖然相關的強度不高,但孝道信念對於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仍是重要的價值觀,在重視家族主義的文化下,家庭若能和諧、彼此的關係緊密,子女能夠孝順、關心長輩,如此一來便會是華人文化所追求的幸福,研究者認為華人文化所追求的幸福感,仍反映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身上。

四、 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預測


(一)我立場、整體孝道信念正向預測幸福感。

我立場的程度愈高,代表自我分化的程度愈高,本研究結果發現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若能遵循個人目標,追求獨立自主,同時與家庭成員之間仍保持著有彈性、親密的情感連結,其個人的幸福感也會越高。此外,華人文化所重視的孝道信念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也有正向預測幸福感的效果,若個體越重視整體孝道信念,個體的幸福感也會提升。

(二)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程度負向預測幸福感。

本研究結果發現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特別在自我分化量表當中的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向度有負向預測幸福感的效果。研究者由此推論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面對關係

發生摩擦或爭執時所產生的情緒化反應或是對於關係採取冷漠疏離,上述兩個向度相較與他人融合或與家庭融合向度更能直接負向影響幸福感,研究者也發現對於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面對關係所引發的情緒起伏越大,似乎對於個體幸福感的影響也更明顯,反映出華人社會追求以和為貴的價值觀。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主要根據研究結果提供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幾點相關建議。

壹、提供給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的建議

根據本研究預測幸福感的結果,解釋力由高至低為我立場、情緒化反應、整體孝道信念以及情緒截斷。在「我立場」、「整體孝道信念」等兩向度上能有效正向預測幸福感,而「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則是負向預測幸福感,此外,由於整體孝道信念與情緒截斷對幸福感的解釋力相近(約 1.5%),因此研究者傾向將焦點放在解釋力較高的「我立場」與「情緒化反應」向度進行說明。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希望藉此協助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生活壓力下,仍能達到「自主」與「親密」的平衡,提升幸福感。

一、 提升「我立場」的堅持度


「我立場」的分數愈高表示自我分化程度愈佳,若個體能夠認同自己,並且在壓力下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與立場,不因他人而失去自我。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與父母/公婆及未成年子女同住,因物理距離較近容易受到同住者的情緒與需求影響,有時不得不委屈求全,但也因此覺得不快樂。即使在壓力下仍能堅持自我的人在幸福感上也有較高的分數表現(Sandage & Jankowski, 2010Skowron et al., 2009),因此研究者建議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試著覺察、感受內在的情緒與需求,並看重自我內在的深層渴望,有時也可

以試著說出自己的需求和立場與對方溝通,方能朝向「自主」與「親密」的平衡點更近一步。

二、 建立關係界限


自我分化「情緒化反應」分量表中的敘述包含「當我的配偶/伴侶批評我,我會困擾好幾天」、「我對別人的批評過份敏感」、「若有人因我而惱怒,我似乎不能輕易把它放開」、「我對被別人傷害很敏感」等題目,主要目的是評估受測者在關係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的情緒反應與調適狀態,再加上研究結果呈現出「情緒化反應」對幸福感有負向預測力,但從中可以看見的是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關係對情緒的影響也佔有重要的影響力。研究者建議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可以先傾聽自己的需求,先不要將他人或家人的情緒、需求放在自己之前,瞭解自己對那些事情可以接受、哪些層面是無法妥協的,練習建立自己在關係中的界限,學習照顧自己的內在需求。

貳、 提供給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一、建立自我價值感,提升「自主」與「親密」的彈性


根據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對於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而言,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呈現低度正相關,表示對於三代同堂中年世代這個族群而言,保有自主與親密的彈性,且與父母/公婆的相處上仍維持良好的相互性孝道,這樣的狀態能使幸福感提升。實務工 作者若能協助受到情緒困擾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建立自我價值感,個體將能更認同自我、看見自己的價值,在家庭關係中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角色與界限,進而找到屬於自己「自主」與「親密」的平衡點。

二、促進代間溝通,疏通關係中的糾結


研究者鼓勵未來的實務工作者與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工作時,能邀請夫妻雙方共同參與晤談。不論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是丈夫或是妻子正處於情緒困擾的狀態,研究者鼓勵實務工作者可以邀請雙方共同參與晤談,首先協助夫妻雙方皆能夠了解對方的感受與需求,

穩固夫妻關係。再者,協助夫妻雙方達到良好的溝通與共識。最後,鼓勵夫妻能夠與父母/公婆進行代間溝通,促進家庭關係之間的流動。

三、不同性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40 歲以上者有近 20%是生理女性,而在整體自我分化、整體孝道信念及權威性孝道等向度,40 歲以上者皆高於 40 歲以下者,由於女性占 40 歲以上族群的多數,因此研究者推測女性在自我分化及孝道信念等向度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關聯程度,加上男性在我立場、整體孝道及權威性孝道信念量表都顯著高於女性,研究者建議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在關係中的分化程度及孝道信念都應有更深入的了解與傾聽,幫助男性及女性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有更深入的自我覺察。

此外,男性大多和原生家庭同住,女性婚後大多與公婆同住,因此對於女性而言可能會需要花時間適應新的家庭結構以及與男方家人同住的生活型態。本研究在性別變項的差異分析發現男性我立場的程度高於女性,加上我立場的程度可以預測幸福感,建議可以協助不同性別之三代同堂中年世代提升我立場的程度,學習如何在壓力下仍能堅持自己的立場與想法,練習在家庭當中減少委屈的情形。

參、提供給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未來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三代同堂中年世代為研究對象,年齡介於 25-55 歲,建議未來研究對象的年齡層可以擴展至青少年人口、老年人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會因為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而有所變動,個人的幸福感也會隨之不同。此外,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三代同堂中年世代在進行問卷填答時,對於題目父母/公婆所指的對象有些模糊,同時也忽略可能有男性與岳父/母同住的情形,因此建議未來能將男性、女性受試者的問卷題目分開,能更進一步了解不同性別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差異情形。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針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之自我分化、孝道信念及幸福感變項進行探討,研究主軸圍繞著 Bowen 之家庭系統理論以及華人社會文化重視之孝道議題,但仍有其他相關議題未能涵蓋,例如:自我認同、關係界限、依附關係、親密暴力以及親密關係滿意度等變項值得更全面的深入探討。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能針對三代同堂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量表結果進行分析,但對於個體之獨特性、主觀感受以及特殊情境脈絡則無法在此研究中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因此研究者建議未來可以透過質性訪談的研究方式,更進一步接觸、傾聽研究對象的真實想法與感受。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問卷採用網路進行發放,由於研究對象設定的年齡較廣(25-55 歲),較難觸及較少使用網路之研究對象,因此蒐集到的研究樣本年齡大多落在 31-35 歲之間,可能因此影響抽樣的代表性。在題目的設計上發現,有女性受測者則不確定是指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或是公婆,導致填答過程中感到混亂進而影響填答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Goldenberg H. & Goldenberg I. (2016)家族治療概觀(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譯;7

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 2011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2019 8 月)。家庭照顧者之自殺防治

https://www.familycare.org.tw/policy/11428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4 5 30 日)。呼籲家庭照顧者「周休喘息一日」立法,「嫁給照顧」的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https://www.familycare.org.tw/policy/10626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0 7 月)。普通住戶之家戶型態http://www.stat.gov.tw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21 8 月)。縣市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內政部統計處(2018 4 14 日)。內政部統計通報

https://ws.moi.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T2xkRmlsZS9zaXRl X25vZGVfZmlsZS83NjM1L3dlZWsxMDcxNS5wZGY%3D&n=d2VlazEwNzE1LnBk Zg%3D%3D

王鑾襄、賈紅鶯(2013)。Bowen 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輔導

季刊,494),27-39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9966822-201312- 201312170031-201312170031-27-39

石芳萌、吳麗娟、林世華(2010)。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

究。教育心理學報,414),823-846https://doi.org/10.6251/BEP.20091127

伊慶春(2009)。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3

187-197https://doi.org/10.6254/2009.32.187

伊慶春、陳玉華(1998)。奉養父母方式與未來奉養態度之關聯。人口學刊,191- 32http://ir.sinica.edu.tw/handle/201000000A/64833

宇佩秦(2018)。中年子女孝道信念、孝道焦慮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朱育萱(2011)。負向生活事件與大學生憂鬱或主觀幸福感之關係:以壓力因應方式為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余民寧(2014)。幸福心理學:從幽谷邁向巔峰之路。心理。

吳志文、葉光輝 (2020)。代間依附關係與其對老年生活適應的效果:以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關係自主性作為前置因素。中華心理學刊,621),1-30https://doi.org/10.6129/CJP.202003_62(1).0001

吳冠欣(2019)。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工作同盟之相關探討。諮商與輔導,40844- 4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846478- 201912-201912120011-201912120011-44-47&PublishTypeID=P001

吳奕威(2021)。自我分化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正念特質的中介效果〔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115714-199802-

201312250002-201312250002-91-132

杜羽婷(2021)。臺灣地區母親自我分化程度與幼兒情緒能力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卓馨怡、利翠珊(2008)。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55-197https://doi.org/10.6254/2008.30.155

林如萍、黃秋華(2017)。三代之間:代間關係與中年生活福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3),1-3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18189X-201709-

201711010009-201711010009-381-414

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02),83-106https://doi.org/10.7040/JGC.200811.0083

林旗德(2010)。三明治世代家人照顧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台南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邱惠娟、童心怡(2010)。教師幸福感內涵之探究。學校行政,67168-180

https://doi.org/10.6423/HHHC.201005.0168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范雅琪、陳美碧、林寬佳、白雅美、魏秀靜(2014)。思覺失調症病患之主要照顧者復原力與健康狀態之探討。護理雜誌,616), 29-38https://doi.org/10.6224/JN.61.6.29

郁慧琳(2017)。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的使用:媳婦照顧者的觀點〔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韋政通(1969)。中國孝道思想的演變及其問題。現代學苑,6(5)1-9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100https://doi.org/10.6254/2006.25.47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 8 月)。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https://pop- proj.ndc.gov.tw/chart.aspx?c=1&uid=61&pid=60

張沛綺(2013)。大學生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芳全(2017)。幸福感與學習成就之跨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33),31- 65https://doi.org/10.3966/181665042017091303002

張國偉(2008)。照顧工作外包化:照顧失能女性老人的家庭分工動態。社區發展季 刊385-406http://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7419/1/%E7%85%A7%E9%A1%A7%E5

%B7%A5%E4%BD%9C.pdf

梅瑋紘(2022)。馬來西亞留台成年子女孝道信念、孝道焦慮與自我分化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莊敬(2016)。他們為何照顧長輩?臺灣中壯年世代子女照顧父母的照顧社會秩序探討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


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440


莊耀嘉、楊國樞(1991)。傳統孝道的變遷與實踐:一項社會心理學之探討。載於楊國樞、楊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 135-175)。桂冠。

許皓宜(2013)。媳婦角色在家庭照顧中的文化期待。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433- 5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9924461- 201306-201307100018-201307100018-33-52

連翊蘋(2017)。新好男人嗎?探討男性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平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4376

郭鈞揚(2015)。臺灣中老年人孝道期望、孝道信念與幸福感受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小英、周麗端(2018)。咱仨情相依已婚女性的代間支持及情感關係之探究。生活科學學報,211-34http://ir.nou.edu.tw/handle/987654321/2625

陳秀芬(2022)。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自我分化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以自我慈悲為中介變項〔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怡樺(2008)。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秉華(1995)。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沖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45-176https://doi.org/10.6251/BEP.19960901.6

陳柯玫、龔茱涵(2022)。經濟狀況與社會支持對單親父母主觀幸福感之影響: 性別差異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52),27-50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20111002- 202206-202207080015-202207080015-27-50

陳慧珊、吳麗娟(2013)。大學生親職化現象、個體化程度與身心健康指標之相關研

究。教育心理學報451),103-120https://doi.org/10.6251/BEP.20130121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 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http://web.ba.ntu.edu.tw/luolu/1998%20The%20meaning%20measure%20and%20correl

ates%20of%20happiness%20among%20Chinese%20people.pdf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298282-200604-x-

25-243-278-a


彭錦鵬、李俊達(2014)。影響主觀幸福感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辦 2014 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當前全球民主實踐的再思考:困境、挑戰與突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https://www. ea. sinica. edu. tw.

黃士哲、葉光輝(2013)。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雙元孝道信念的影響效果:中介歷程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9119-164https://doi.org/10.6254/2013.39.119

黃惠華(2020)。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與習慣領域理論探索臺灣人的幸福感圖像。習慣領域期刊,111),83-96https://doi.org/10.3966/199891212020031101004

黃瀠(2014)。孝道認知差異研究:母與女的對照〔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楊國樞(1988):中國人孝道的概念分析。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頁 39- 73)。桂冠。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蛻變。桂冠。

楊國樞、葉光輝(1991)。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載於瞿海源(主編),楊國樞文集第六冊:孝道與家庭(頁 27-51)。華藝學術。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載於瞿海源

(主編),楊國樞文集第六冊:孝道與家庭(頁 53-109)。華藝學術。

葉光輝(1997)。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載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葉光輝(2009a)。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

3197-141https://doi.org/10.6254/2009.31.97

葉光輝(2009b)。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 148https://doi.org/10.6254/2009.32.101

葉光輝、楊國樞(2008)。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台大。董事基金會(2017 3 月)。紓緩照顧長輩的壓力-先關懷自己

http://www.happyaging.tw/news-info.php?id=140


鄒欣縈、郭慈安(2017)。孝道價值觀與照顧壓力負荷關係:以長照機構住民子女為例。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122),104-117https://doi.org/10.29461/TGG.201705_12(2).0003

廖苑如、林麗嬋(2013)。三代同堂式微下的代間照顧。源遠護理,72),22-28

https://doi.org/10.6530/YYN.2013.7(2).05

遠見雜誌(2015 7 月)。三代責任一肩扛!30 49 歲壓力最大

https://www.gvm.com.tw/article/20601

劉玉玲(2021)。台灣女性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紀谷(2008)。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翊婕(2019)。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自我調節的中介效果。〔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21-

G060401066E

劉碧素(2006)。探討影響世代孝道行為之相關因素〔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碧素、黃惠璣(2009)。綜觀老人家庭照護與孝道。護理雜誌,564),83-88

https://doi.org/10.6224/JN.56.4.83

劉蓉果、朱瑞玲(2020)。臺灣民衆幸福感變動趨勢:世代、年齡及人格的影響。人口學刊,6043-94https://doi.org/10.6191/JPS.202006_(60).0002

歐陽儀、吳麗娟(2012)。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模式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3),567-589https://doi.org/10.6251/BEP.20101124

潘則云(2017)。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關係寬恕與自我分化的中介角色〔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金蓮(2009)。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之關係研究

〔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衛生福利部(2017 3 5 日)。106 年老人狀況調查-主要家庭照顧者

https://dep.mohw.gov.tw/dos/cp-1767-38429-113.html


魯慧中、鄭保志(2012)。孝道的認同與實踐-以成年兒子與父母同住決策為分析對象。人口學刊,45111-154https://doi.org/10.6191/jps.2012.12

賴書眉(2020)。母親自我分化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謝玉玲(2014)。當女兒成為媳婦:已婚女性生活經驗的表徵與現實。當代社會工作學刊,61-49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21018004- 201409-201503170019-201503170019-1-49

簡以涵(2020)。員工身心健康對幸福感的影響-以員工協助方案效益評估為緩衝效果

〔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羅潔伶、蕭偉昌(2014)。主管領導行為與員工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10

1),70-84https://doi.org/10.6872/OMR.201412_10(1).0004

蘇慧娟(2010)。國中學生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

二、英文部分


Andrew,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20(31), 696-717.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edge.


Barnett, R. C., & Hyde, J. S. (2001). Women, men, work, and family: An expansionist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10), 781-796.


Bedford, O., & Yeh, K.-H. (2019). 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the psychology of filial piety: Chinese norms to contextualized personality construc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1- 11.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Byrd, V. (2002). Career Counseling for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The Career Trainer,27-33.


Chen, W.-W. (20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 filial pie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8(3), 308.

Cheng, S.-T., & Chan, A. C. (2006). Filial pie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well older Chines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1(5), 262-269.

Chisholm, J. F. (1999).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Journal of Social Distress and the Homeless, 177-191.

Chu, C.Y., & Yu, R.R. (2009).Chu, Chin-yi Cyrus and Ruoh-rong Yu (2009). Understanding Chinese Famil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China.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ung, H., & Gale, J. (2006). Comparing self-differenti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etween Kore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student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8(3), 367-381.

Deci, E. L., & Ryan, R. M. (2002). Overview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 organismic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3-33.

DeRigne, L. a. F., Stephen. (2012). The Sandwich Gener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lorida Public Health Review, 9, 95-104.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iener, E., Lucas, R., Helliwell, J. F., Schimmack, U., & Helliwell, J. (2009). Well-being for public policy. Serie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Fowler, J. H., & Christakis, N. A. (2008). Dynamic spread of happ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longitudinal analysis over 20 yea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Bmj, 337.

Guisinger, S., & Blatt, S. J. (1994). Individuality and relatedness: Evolution of a fundamental dialectic.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2), 104.

Hansen, T., & Slagsvold, B. (2015). Feeling the squeeze? The effects of combining work and informal caregiving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12(1), 51- 60.

Ho, D. Y. F. (1991). Relational ori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Bulletin of 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 26(27), 81-95.

Ho, D. Y. F. (1994). Filial piety, authoritarian moralism, and cognitive conservatism in Chinese societies.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0, 349-365.

Ho, D. Y. F. (1996). Filial piety and its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Holahan, C. K. (1988). Relation of life goals at age 70 to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Terman's gifted men and women. Psychology and aging, 3(3), 286.

Holeman, V. T., Dean, J. B., DeShea, L., & Duba, J. D. (2011).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The quest construct forgiveness, spiritual perception, &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39(1), 31-43.

Hwang, K.-k. (198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4), 944-974.

Ishii-Kuntz, M. (1997).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mong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Americans. Family Relations, 23-32.

Jenkins, S. M., Buboltz, W. C., Schwartz, J. P., & Johnson, P. (2005).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7(2), 251-261.

Keene, J. R., & Prokos, A. H. (2007). The Sandwiched Generation: Multiple Caregiv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Mismatch between Actual and Preferred Work Hours.

Sociological Spectrum, 27(4), 365-387.


Kwan, K.-L. K. (2000). Counseling Chinese peoples: Perspectives of filial piety. As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 7(1), 23-41.

Lam, C. M., & Chan‐So, P. C. (2015).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C‐DSI).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41(1), 86-101.

Lawrence, R. H., Bennett, J. M., & Markides, K. S. (1992). Perceived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older Mexican America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7(2), 55-65.

Lawson, D. M., & Brossart, D. F. (2004).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Family process, 43(3), 391-409.

Levine, J., & Lawlor, B. A. (1991). Family counseling and legal iss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Psychiatric Clinics, 14(2), 385-396.


Lu, L. (2001). Understanding happiness: A look into the Chinese folk psychology.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4), 407-432.

Lu, L., & Lin, Y. Y. (1998). Family roles and happiness in adultho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5, 195-207.

Lu, L., & Shih, J. B. (1997). Sources of happin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2), 181-187.

Lu, L., Gilmour, R., & Kao, S.-F. (2001). Cultural values and happiness: An East-West dialogu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4), 477-493.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4). A collective fear of the collective: Implications for selves and theories of sel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5), 568-579.

Maser, M. J. (2011). A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measures and their correlat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eton Hall University, New Jersey.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96. Miller, D. A. (1981). The ‘sandwich’ generationadult children of the aging.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419-423.


Murdock, N. L., & Gore, P. A. (2004). Stress, coping,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 test of Bowen theory.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6(3), 319-335.

Riley, L. D., & Bowen, C. P. (2016).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Multigenerational Families. The Family Journal, 13(1), 52-58.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1069.

Sandage, S. J., & Jankowski, P. J. (2010). Forgiveness, spiritual instability,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nd well-being: Mediator effec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2(3), 168.

Schimmack, U., Schupp, J., & Wagner, G. G. (2008).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on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compon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89(1), 41-60.

Skowron, E. A., & Dendy, A. K. (2004).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Relational correlates of effortful control.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6(3), 337-357.

Skowron, E. A., & Friedlander, M. L. (1998).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5(3), 235.


Skowron, E. A., Stanley, K. L., & Shapiro, M. D. (2009).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terperson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hood.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1), 3-18.

Sumner, L. W. (1996). Welfare, happiness, and ethics. NY: Oxford.


Tebes, L. C. a. J. K. (1991). The nature of elder impairment and its impact on family caregivers'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The Gerontologist, 31, 246-255.

Thoits, P. A. (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 145- 159.

Williamson, D. S. (1982). Personal authority in family experience via termination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hierarchical boundary: Part III—Personal authority defined, and the power of play in the change proces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8(3), 309- 323.

Williamson, D. S. (1991). The intimacy paradox: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NY: Guilford Press.

Yamamoto, N., & Wallhagen, M. I. (1997). The continuation of family caregiving in Japa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64-176.

Yeh, K. H., & Bedford, O.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3), 215-228.

Yeh, K. H., & Yang, Y. J. (2006).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individuating and relating autonomy orientations in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2), 148-160.

Yeh, K. H., Yi, C. C., Tsao, W. C., & Wan, P. S. (2013). Filial p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8(3), 277-296.

Yeh, K.-H. (2003). The bene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42, 67-82.

ŽEleznÁ, L. (2016). Care-giving to grandchildren and elderly parents: role conflict or family solidarity? Ageing and Society, 38(5), 974-994.

Zhang, M., Lin, T., Wang, D., & Jiao, W. (2020). Filial piety dilemma solutions in Chinese adult children: The role of contextual theme, filial piety beliefs, and generatio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3(2), 227-237.

附錄


附錄一 自我分化量表使用同意書


image


image

附錄二 雙元孝道信念量表使用同意書


image

附錄三 中國人幸福感量表使用同意書


image

附錄四 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問卷調查


image

親愛的受訪者您好:

我是國立台南大學 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的碩士生 陸玟婷,目前正在 葉千綺 博士的指導之下進行「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此份問卷需花費 10-15 分鐘填寫,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了解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的自我分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的現況,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希望藉此促進三代同堂之中年世代的自我了解,以及在奉養父母/公婆與養育子女的同時仍能覺察個人心理幸福感,保持身心健康。


只要您符合以下二項研究對象之條件,誠摯邀請您填寫此份問卷!

  1. 與您的父母親或公公婆婆同住,同時育有 18 歲以下子女。

  2. 您的年齡介於 25-55 歲(含 2555 歲)。


    若符合資格且完整填寫問卷者,都有機會參加抽獎!

    獎品的部分為 7-11 商品卡 500 (1 )200 (1 )100 (8 )

    如您有意願參加抽獎,記得在問卷最後填寫您的信箱或手機號碼,您的個人資訊僅限於本研究抽獎使用,抽獎結束後即銷毀,請您放心。

    再次感謝您撥冗填寫此份問卷,敬祝您平安順心、開心中大獎!


    若您對此份問卷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來信與我聯繫。聯繫信箱:teresajunior5@gmail.com


    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指導教授:葉千綺 博士

    研究生:陸玟婷

    【第一部分】基本資料


    一、生理性別:□生理男性 □生理女性。

    二、年齡:□25-30 歲 □31-35 歲 □36-40

    41-45 歲 □46-50 歲 □51-55

    三、居住地區:□北部地區 □中部地區 □南部地區

    □東部地區 □離島地區

    四、教育程度:□小學 □國中 □高中 □大學/大專 □碩博士五、工作狀況:□全職工作 □兼職工作 □無就業

    □因照顧家人辭去工作/留職停薪

    六、個人月收入:□未滿 2 5 千元 □2 5 千元~未滿 3 萬元

    3 萬元~未滿 4 萬元 □4 萬元~未滿 5 萬元

    5 萬元~未滿 6 萬元 □6 萬元~未滿 7 萬元

    7 萬元~未滿 8 萬元 □8 萬元~未滿 9 萬元

    9 萬元~未滿 10 萬元 □10 萬元以上七、三代同堂同住者(可複選)

    □與父親同住 □與母親同住 □與公公同住 □與婆婆同住八、三代同堂同住的子女數: 人。

    九 、 子 女 各 自 的 年 齡 :


    十、 父母/公婆須受照顧程度(可複選)

    * 工具性協助,例如:協助行動、穿衣、進食、洗澡、烹飪食物等。


    □父母/公婆健康狀況良好 □父母/公婆需要情緒方面協助

    □父母/公婆需要工具性協助 □父母/公婆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十一、 家庭照顧人力資源(可複選)

    □沒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有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有聘請看護協助分擔照顧工作

    【第二部分】孝道信念量表


    在日常生活中,關於子女如何對待父母親,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下面列舉了一些對待父母親的方式,請您分就這些方式,評定您認為這些方式的重要程度。此處所採用的尺度共有六種程度,從「完全不重要」到「完全重要」。若以數字代表重要的程度,則 「完全不重要」是 1完全重要」是

    6。底下請依據您個人的看法圈選出最合適自己的答案。


    您認為以下各項陳述內容的重要程度

    完全不重要

    相當不重要

    有點不重要

    有點重要

    相當重要

    完全重要

    1. 多留心父母親的身體健康。

    1

    2

    3

    4

    5

    6

    2. 當自己與父母親意見不合時,要順從父母親的意見。


    1


    2


    3


    4


    5


    6

    3. 多與父母親交談,以瞭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1

    2

    3

    4

    5

    6

    4. 結婚前,要將所賺的錢全部交給父母親處理。

    1

    2

    3

    4

    5

    6

    5. 多留心父母親的生活起居。

    1

    2

    3

    4

    5

    6

    6. 為了順從父母親,可以不守對朋友的諾言。

    1

    2

    3

    4

    5

    6

    7. 常關懷父母親,了解父母親。

    1

    2

    3

    4

    5

    6

    8. 放棄個人的志向,達成父母親的心願。

    1

    2

    3

    4

    5

    6

    9. 奉養父母親使他們的生活更為舒適。

    1

    2

    3

    4

    5

    6

    10. 無論父母親交代什麼事,都立刻去作。

    1

    2

    3

    4

    5

    6

    11. 對父母親的養育之恩心存感激。

    1

    2

    3

    4

    5

    6

    12. 避免和父母親不喜歡的異性結婚。

    1

    2

    3

    4

    5

    6

    13. 父母親去世,不管住得多遠,都要親自奔喪。

    1

    2

    3

    4

    5

    6

    14. 為了傳宗接代,至少生一個兒子。

    1

    2

    3

    4

    5

    6

    15. 父母親忙碌時,主動幫助他們。

    1

    2

    3

    4

    5

    6

    16. 結婚後和丈夫的父母(公婆)住在一起。

    1

    2

    3

    4

    5

    6


    ~~~~~~~~~~接續下一頁,繼續填答~~~~~~~~~~

    【第三部分】自我分化量表


    填答說明:以下問題是關於你對自己和別人之間關係的想法和感受。請仔細閱讀每一句敘述,依照自己實際的情況作答,並以 1 分(非常不正確)至 6 分(非常

    正確)進行作答。


    內容

    非常不正確





    非常正

    1. 別人曾批評我太情緒化。

    1

    2

    3

    4

    5

    6

    2. 即使面對壓力,我也能保持相當的

    鎮靜。

    1

    2

    3

    4

    5

    6

    3. 在開始一件重要的工作或任務時,

    我通常需要別人很多鼓勵。

    1

    2

    3

    4

    5

    6

    4. 當一個親近的人令我失望,我會遠

    離他/她一段時間。

    1

    2

    3

    4

    5

    6

    5. 無論發生甚麼事,我知道我永不會

    去失自我。

    1

    2

    3

    4

    5

    6

    6. 當別人與我太親近時,我傾向與他/

    她保持距離。

    1

    2

    3

    4

    5

    6

    7. 我想達到父母對我的期望。

    1

    2

    3

    4

    5

    6

    8. 我希望我不是那麼情緒化。

    1

    2

    3

    4

    5

    6

    9. 我通常不會為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

    的行為。

    1

    2

    3

    4

    5

    6

    10. 若我向配偶/伴侶表達我對某些事

    情真正的感受,/她未必能接受。

    1

    2

    3

    4

    5

    6

    11. 當我的配偶/伴侶批評我,我會困擾

    好幾天。

    1

    2

    3

    4

    5

    6

    12. 有時我會被情緒籠罩著而有困難清

    晰地思考。

    1

    2

    3

    4

    5

    6

    13. 當我與人爭執時,我能將對事情的

    想法和對該人的感受分開。

    1

    2

    3

    4

    5

    6

    14. 當別人與我太親近時,我常感到不

    自在。

    1

    2

    3

    4

    5

    6

    15. 我感到有需要得到我生命中差不多

    每一個人的認同。

    1

    2

    3

    4

    5

    6

    16. 有時我感到我的情緒起伏像坐雲霄

    1

    2

    3

    4

    5

    6

    飛車。







    17. 為我不能改變的事情感到煩惱是沒

    有意思的。

    1

    2

    3

    4

    5

    6

    18. 我擔心在親密關係中失去我的獨立

    自主。

    1

    2

    3

    4

    5

    6

    19. 我對別人的批評過份敏感。

    1

    2

    3

    4

    5

    6

    20. 我嘗試達到父母的期望。

    1

    2

    3

    4

    5

    6

    21. 我相當接受自己。

    1

    2

    3

    4

    5

    6

    22. 我經常覺得我的配偶/伴侶向我要

    求太多。

    1

    2

    3

    4

    5

    6

    23. 我經常同意別人的意見以求取悅他

    們。

    1

    2

    3

    4

    5

    6

    24. 若我與配偶/伴侶爭執,我傾向整天

    都想著它。

    1

    2

    3

    4

    5

    6

    25. 即使我感到別人向我施壓,我也能

    夠向他們說「不!」。

    1

    2

    3

    4

    5

    6

    26. 當其中的一段關係進展得非常密

    ,我感到有逃避傾向。

    1

    2

    3

    4

    5

    6

    27. 與父母或兄弟姊妹爭執仍令我感到

    可怕。

    1

    2

    3

    4

    5

    6

    28. 若有人因我而惱怒,我似乎不能輕

    易把它放開。

    1

    2

    3

    4

    5

    6

    29. 我在乎做到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於得到別人的認同。

    1

    2

    3

    4

    5

    6

    30. 當沒有人在身邊協助我做決定時,

    我常感到不肯定。

    1

    2

    3

    4

    5

    6

    31. 我對被別人傷害很敏感。

    1

    2

    3

    4

    5

    6

    32. 我的自尊感其實建立於別人對我的

    想法。

    1

    2

    3

    4

    5

    6

    33. 當我與配偶/伴侶一起時,我經常感

    到透不過氣來。

    1

    2

    3

    4

    5

    6

    34. 我經常疑惑我給別人的印象。

    1

    2

    3

    4

    5

    6

    35. 當事情不順意時,談論這問題只會

    令事情更糟糕。

    1

    2

    3

    4

    5

    6

    36. 無論別人怎麼說,我常會做我相信

    是正確的事。

    1

    2

    3

    4

    5

    6

    37. 在壓力下我也能感到相當安全。

    1

    2

    3

    4

    5

    6

    38. 我與配偶/伴侶爭執後,有時會感到

    1

    2

    3

    4

    5

    6

    不舒服。







    39. 我覺得在做決定前聽父母的意見是

    重要的。

    1

    2

    3

    4

    5

    6

    40. 我擔心我親近的人生病、受傷或惱

    怒。

    1

    2

    3

    4

    5

    6


    【第四部份】幸福感量表


    下列每道題目都有一組句子,請圈選最能描述您最近三個月的感受的句子。

    1. 0 我的生活不如意

    1. 我的生活還算如意

    2. 我的生活相當如意

    3. 我的生活非常如意

2. 0 我覺得我的日子過得比別人差

  1. 我覺得我的日子過得比別人好一點

  2. 我覺得我的日子過得比別人好多了

  3. 我覺得我的日子過得好得不得了

3. 0 對生活,我沒有安全感

  1. 對生活,我只有一點安全感

  2. 對生活,我很有安全感

  3. 對生活,我非常有安全感

4. 0 我不曾對生活中的事產生好的影響

  1. 我偶爾能對生活中的每件事產生好的影響

  2. 我經常能對生活中的每件事產生好的影響

  3. 我總是能對生活中的每件事產生好的影響

5. 0 我只是在混日子

  1. 我喜歡我的生活

  2. 我非常喜歡我的生活

  3. 我熱愛我的生活

6. 0 我並不覺得生命有意義、有目標

  1. 我覺得生命有意義、有目標

  2. 我覺得生命很有意義、很有目標

  3. 我覺得生命非常有意義、非常有目標

7. 0 我的工作不能帶給我成就感

  1. 我的工作偶爾能帶給我成就感

  2. 我的工作常常能帶給我成就感

  3. 我的工作總是能帶給我成就感

8. 0 過去生活並沒有特別愉快的記憶

  1. 過去生活中發生的有一些事情是愉快的

  2. 過去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情似乎都是愉快的

  3. 過去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非常愉快的

9. 0 我不認為生活是特別有回報的

  1. 我認為生活是有回報的

  2. 我認為生活是非常有回報的

  3. 我認為生活充滿了回報

10. 0 我對我生活中發生的事並沒有投入感及參與感

  1. 我對我生活中發生的事有時候有投入感及參與感

  2. 我對我生活中發生的事很有投入感及參與感

  3. 我對我生活中的每件事非常有投入感及參與感

11. 0 我覺得我不快樂

  1. 我覺得快樂

  2. 我覺得相當快樂

  3. 我快樂得不得了

12. 0 我對現在生活中沒有任何事感到滿意

  1. 我對現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感到滿意

  2. 我對現在生活中大部份的事感到滿意

  3. 我對生活的每一件事都很滿意

13. 0 我不感到有活力

  1. 我感到相當有活力

  2. 我感到我非常有活力

  3. 我感到我有無窮的活力

14. 0 我對未來感到不樂觀

  1. 我對未來感到有些樂觀

  2. 我對未來感到樂觀

  3. 未來對我而言充滿了希望

15. 0 我從來沒有過喜悅興奮的感覺

  1. 我有時感到喜悅興奮

  2. 我常常感到喜悅興奮

  3. 我隨時都感到喜悅興奮

16. 0 我不能理解生活的意義

  1. 我偶爾能理解生活的意義

  2. 我常常能理解生活的意義

  3. 我總是能理解生活的意義

17. 0 我很少笑

  1. 我常笑

  2. 我非常常笑

  3. 我總是笑容滿面

18. 0 我無法好好安排時間,完成我想做的事

  1. 我偶爾可以好好安排時間,完成我想做的事

  2. 我時常可以好好地安排時間,完成我想做的事

  3. 我一直可以好好地安排時間,完成所有我想做的事

19. 0 我對自己並不特別喜歡

  1. 我喜歡我自己

  2. 我相當喜歡我自己

  3. 我非常喜歡我自己

20. 0 我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

  1. 我認為自己有吸引力

  2. 我認為自己相當有吸引力

  3. 我認為自己十分迷人


~~~~~~~~~問卷結束,感謝您的填寫~~~~~~~~~